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从Cummins的深层共享假设理论出发,研究了小学生汉语能力和英语能力的相关性。本文采用了测试的研究方法,并将学生的测试结果输入SPSS,采用SPSS软件分析数据,细致地分析了平均值、标准差、难度值和区分度值,在这些数据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两组数据的相关系数,从而得出两组数据的相关性,并根据数据分析的结果得出结论。Cummins认为学生学习的第二语言和母语是一种相互依存的关系,二者之间存在能力共享。为了验证这一理论,本研究从小学生阅读能力为切入点进行了汉英两套试卷的设计,试卷的设计尽量摈弃知识的干扰,着重于能力测试的范畴。为了能详尽地分析数据和从多方面比较数据,本文从词汇、句子、短文、全卷四个部分详细地分析了数据,其中每一个部分又详细到每一大道题诸如“拼读”的平均值和标准差,也有详细到每一小道题的难度值和区分度值。数据的分析一般采用汉英数据对照分析,其中每一个项目都一组汉英的相关系数分析。一般而言,汉语部分的平均值高于英语部分,而英语部分的标准差值、难度值、区分度值高于汉语部分。相关系数随着项目的变化而变化,有高有低,说明相关性有强有弱,总体而言:越是综合的数据其相关系数越高,越是细致的数据其相关系数越低,如汉英全卷的相关系数为0.915,为所有相关系数中最高;而汉语短文四和对应的内容相同的英语短文的相关系数仅为为0.144,为全文最低。通过数据分析,本研究得出结论:从数据分析得出,在数据充足的情况下,学生的汉语阅读能力与英语阅读能力二者存在很高的相关性。研究基本验证了Cummins的深层共享理论,即学生的母语和第二语言之间是一种相互依存的关系,二者之间存在能力共享。然而不足的是,并不是所有的测验都能体现这一理论,其原因是能力的测验受到的干扰较多。同时,由研究得到对小学语文教学的启示,即小学语文不仅应注重知识的教学,还应该注重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