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米脂县地处黄土高原腹地。近年来,随着经济发展,人类工程活动加剧,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也呈多发,频发势态,严重威胁了当地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本文依托“陕西省榆林市米脂县地质灾害详细调查”项目,通过对米脂县的野外地质灾害调查和相关资料的收集,根据米脂县地质灾害的发生的地质环境条件、地质灾害发育特点、结合地质灾害点的发育密度,危险程度及威胁范围,以定量评价和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选择灾害点密度、坡度指标、坡高指标、坡型指标、岩组类型指标、植被指标、工程活动影响指标、降雨指标,并考虑地质灾害承灾体重要程度,建立地质灾害易发性及危险性评价指标体系。利用GIS系统对全区进行了地质灾害易发性及危险性区划。将米脂县划分为高易发区、中易发区、低易发区及高危险区、中危险区、低危险区三个级别。其中高易发区总面积336.98km2,占全区面积的27.8%,中易发区总面积643.3km2,占全区面积的53.09%,低易发区面积231.62km2,占全县总面积的的19.11%。高危险区总面积187.05km2,占全区面积的15.43%,中危险区总面积732.59km2,占全区面积60.45%,低危险区总面积292.36km2,占全区面积的24.12%。并对易发性与危险性分区进行了评价,在此基础上对全县进行了防治规划分区,分为重点防治区、次重点防治区和一般防治区,为全县的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提供了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