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7年4月25同,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和共青团中央联合发起一项名为“亿万学生阳光体育”的活动,其目的就是要使更多的学生掌握一些健康的、良好的、积极的运动技能并能长期坚持锻炼使之终身受益,从而有效地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进行,普通高校体育教学改革开展得也如火如荼,不少普通高校对选项教学也进行较深入的实证和理论研究,为全面提高体育教学质量,促进学生个性发展提供了理论和实践依据。搏击类体育项目在我国大部分高校开展的十分普遍,它具有快速、多变的特点,不仅能培养当代大学生勇敢、顽强的拼搏精神,更能使学生在学习和掌握技能的同时,满足个性发展的需求,具有良好的发展态势。本文就搏击类体育项目的筛选方法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发现目前高校在选择开设搏击类体育项目的依据和方法上还存在诸多不合理因素,因而提出运用AHP理论建立对高校公体开设搏击类项目的筛选评估模型。本课题以烟台大学武术教师及600名在校学生为调查对象,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问卷调查法、数理分析等多种研究方法,对烟台大学开展搏击类体育项目进行调查分析,得出5个一级指标和18个二级指标对搏击类体育项目在高校公体开设具有影响,同时又具备层次结构特征,符合层次分析法运用原则。在对指标含义和每个指标权重的计算时,呈现出在一级指标当中,教师的权重最大;在二级指标当中,权重最大的为:教师的教学能力、室内室外、器材的种类、学生的学习态度、教材的通用程度。这些指标及其权重大小,表明高校预设搏击类体育项目努力目标与程度。最后根据烟台大学实际教学资源情况进行赋值计算,得出了具体数值。通过对数值大小的比较,筛选出适合本校开展的搏击类项目。这一研究既可以为高校开设搏击类体育项目的筛选提供思路,也可以为高校开展适合学校自身特点的体育项目提供依据和一定的借鉴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