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分析胸段食管癌淋巴结转移规律及其影响因素,探讨淋巴结转移相关因素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福建医科大学附属泉州市第一医院肿瘤中心2005年1月至2009年12月连续收治的446例胸段食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符合入组条件376例。分析胸段食管癌术后淋巴结转移的规律,以及不同临床因素与食管癌淋巴结转移之间的关系,研究各观测指标对预后生存的影响。结果:全组376例胸段食管癌中,淋巴结转移率为38.8%(146/376);共清扫淋巴结2881个,平均每例清扫淋巴结数目7.66枚,淋巴结转移度为12.0%(345/2881)。胸上段食管癌转移淋巴结主要位于颈部、喉返神经旁、气管旁、食管旁转移,即胸上段食管癌以上行性转移为主;胸中段食管癌淋巴结向上、向下转移均比较明显,其中向上以气管旁、喉返神经旁、食管旁淋巴结,向下以胃左动脉旁及贲门旁淋巴结有较高的转移度和转移率;胸下段食管癌则向食管旁、贲门旁、胃左动脉旁转淋巴结移比较明显,与其他部位相比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表明,病变长度、外侵深度、肿瘤细胞分化程度、脉管瘤栓是影响胸段食管癌淋巴结转移的最主要因素(P<0.01)。全组患者5年总生存率分别为34.08%,多因素分析表明病变部位、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及淋巴结转移度、淋巴结转移数目、淋巴结转移区域数对该组患者的预后均有显著性影响(P<0.05)。隆突下淋巴结转移是影响预后的重要因素。将转移淋巴结数目分为0、1、≥2枚,三组患者的5年生存率分别为50.01%、20.08%、12.77%,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段食管癌淋巴结转移具有明显的规律性;胸段食管癌的病变长度、外侵深度、肿瘤细胞分化程度、脉管瘤栓是影响淋巴结转移的主要因素;淋巴结转移是食管癌根治术后生存最主要的影响因素,不同的转移淋巴结数能更准确地反映预后生存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