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手足口病(Hand,foot and mouth disease,HFMD)是一种由多种人类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传染性强,易造成流行和暴发。中国是该病高发国家。自1981年上海发现全国首例患者后,全国许多省(市)开始相继出现流行甚至是大规模的暴发流行。我国卫生部于2008年5月2日将手足口病正式列入《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丙类传染病范围进行管理。2010-2015年我国发病数连续六年位居法定报告传染病首位,死亡数位居前五位。2014-2015年宁夏报告例数分别位于宁夏法定报告传染病的第三位和第一位,防疫形式仍然十分严峻。目的1.分析阐述宁夏2014-2015年HFMD的流行特点,及时掌握该病的流行规律,为制定科学有效的防控措施提供理论依据。2.分析HFMD病原谱构成,结合流行病学资料,对部分优势病原体进行基因进化分析,掌握其分子变迁规律,为疾病的防控提供理论支持。3.分析HFMD重症病例的危险因素,从而在发病早期进行及时的预防和干预减少重症的发生率。方法1.HFMD的流行病学研究: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宁夏2014-2015年的HFMD监测资料进行统计分析,描述其分布特征。2.HFMD的病原学特征研究:对2014-2015年宁夏5个市的疾控中心送检的非Enterovirus 71型(EV71)和非Coxsackievirus A16型(Cox A16)的其它肠道病毒(EV-U)阳性标本,经过病毒分离、核酸提取、RT-PCR及序列测定等步骤,获取毒株的基因序列并分析其基因进化特征。3.重症危险因素分析:对收集的重症的个案表信息,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对重症因素进行回归分析。结果1.2014-2015年宁夏报告HFMD 15157例,占全部法定传染病19.66%,占丙类传染病38.93%,发病率分别为88.17/10万、141.93/10万。共报告重症病例51例,病例中重症发生率为0.71%。2.2014-2015年81.58%HFMD患者为5岁及以下儿童,1岁组和3岁组发病率最高,6岁后发病率随年龄增大而减小,不同年龄组别的发病构成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2014-2015年=121.47,P<0.001),男女发病率的比例平均为1.47:1(χ22014-2015年=3.51,P>0.05),散居儿童发病率高于托幼儿童、学生及其他职业人群。3.宁夏HFMD发病有明显季节特点,呈现一主一次的双峰分布,发病高峰期为5-7月,两年间高峰期发病率(数)分别为45.93/10万(3005例)和98.39/10万(6509例),占HFMD发病总数的52.1%和69.33%。次高峰期为9-10月,两个月合计发病率(数)分别20.73/10万(1356例)和14.95/10万(989例)。4.HFMD流行范围涉及广泛,各市均有发病,以银川市发病率最高,2014-2015年发病率分别为130.13/10万和222.70/10万,占当年发病总数的47.75%和50.77%。两年中宁夏5市的HFMD发病率不同(χ22014-2015年=239.072,P<0.001),其中以石嘴山市和固原市变化较大,2014年发病顺次为银川市>吴忠市>石嘴山市>中卫市>固原市,2015年为银川市>吴忠市>固原市>中卫市>石嘴山市。5.2014-2015年,实验室共诊断HFMD病例2427例,其中Cox A16占47.75%、EV71占22.88%、EV-U占29.38%。两年间不同月份的病原体构成不同(χ22014=56.16,P<0.001;χ22015=68.532,P<0.001),不同地区的病原体构成不同(χ22014=104.22,P<0.001;χ22015=100.51,P<0.001)。2014-2015年本实验室共对640份EV-U阳性标本进行病毒分离,共分离得到188株分离株,平均分离率29.38%。6.经过对188株分离株型别的鉴定,发现2014年EV-U以Cox A10为主要型别,占65.96%,其次为Cox A4(10.64%)、Cox A8(6.38%)、EV11(4.26%)、Cox A14(2.13%)和Cox B5(2.13%);2015年EV-U以Cox A6为主要型别,占39.72%(56/141),其次为Cox A10(4.96%)、Cox A2(1.42%)和Cox A4(0.71%)。7.2014-2015年EV-U中主要的两种型别Cox A6、Cox A10的遗传进化分析结果显示:2015年56株Cox A6宁夏地方株与Cox A6原型株及国外分离株的遗传距离远,亲缘关系远,与国内地区Cox A6处于一个大的分支,且与福建、江苏、上海等地的分离株的遗传距离近,亲缘关系近,说明我区Cox A6与全国的Cox A6处于共循环流行。时间分布上,同一年份的Cox A6宁夏地方株分布相对较集中,同一年份分离株的同源性高于两年间的同源性(92.8%-100%);地区分布上,5个市同一地区的分离株相对较集中,不同地区的核苷酸同源性大于5个市总体的核苷酸同源性,说明宁夏流行的Cox A6具有时间分布特征和地域特征地域特征。2014-2015年Cox A10的遗传进化分析结果显示:两年流行的Cox A10属于C亚型。同源性结果也显示38株Cox A10宁夏地方株与C型代表株的核苷酸同源性最高,2014和2015年与C型代表株的核苷酸同源性分别为89.7%-96.9%和94.3%-98%。从进化树整体上看,2014-2015年宁夏流行的Cox A10与国外流行的参考株遗传距离远,亲缘性远而与国内的河北的亲缘性较好。时间分布上,2013年分离株与2014和2015年分离株明显处于两支不同的进化分支,说明宁夏流行Cox A10较易发生变异,时间流行特征明显。8.重症病例以1岁组的散居儿童居多,男童(35例)多于女童(16例)。两年中男女发病数比例为2.19:1。EV71仍是导致重症病例发生的主要病原体,多因素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龄、发病与初诊的时间间隔天数、病原体的型别是导致HFMD重症发生的危险因素。结论1.宁夏2014-2015年HFMD疫情形势依旧严峻,并呈现隔1-2年发生较大流行的特点;发病人群主要为5岁及以下散居儿童,以1岁组或3岁组发病率最高,男性多于女性;时间分布上呈明显的双峰分布,发病高峰为5-7月,次高峰为9-10月;银川市为宁夏HFMD的高发区。2.Cox A16为2014-2015年宁夏HFMD的主要优势病原体,两年间第二主要优势病原体发生更替,由2014年的EV71变为2015年的EV-U;EV-U分离株中,2014年以Cox A10为主,2015年以Cox A6为主。两年流行的Cox A6与Cox A10与全国流行趋势一致,但在时间分布和地区分布上有差异。3.重症病例以1岁组最多,散居儿童构成比最大,时间分布与两年总体的流行时间一致。年龄、发病与初诊的时间间隔天数、病原体的型别是导致HFMD重症发生的危险因素,且EV71仍是引起重症的主要病原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