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防守战术基础配合指在篮球比赛中,两三名防守队员之间有目的、有组织的协同作战的简单防守配合方法,它是组成全队整体防守战术配合的基础。个人防守战术行动的协同运用组成了防守战术基础配合,防守战术基础配合的组合运用组成了全队防守战术,因而防守战术基础配合在篮球防守战术系统中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由于它在篮球比赛中简练、机动、实用,越来越受到世界强队的重视。本文主要运用了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录像观察法、数理统计法和逻辑分析法,以29届奥运会、16届世锦赛中国男篮与对手防守战术基础配合运用为研究对象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两届大赛中国男篮防守战术基础配合运用主要形式依次为补防配合、交换防守配合、夹击配合,占基本配合形式的71.7%,对手依次为夹击配合、补防配合、交换防守配合,占基本配合形式的70.8%。2.中国男篮防守战术基础配合运用16届世锦赛与29届奥运会相比,夹击配合运用呈上升趋势,而补防配合和交换配合呈下降趋势,其它配合变化均不大。3.两届大赛中国男篮防守战术基础配合运用效果与对手相比:夹击配合、补防配合、交换防守配合、挤过配合及关门配合运用效果均与对手存在较大的差距,其中夹击配合的运用效果差距最大,绕过配合、穿过配合运用效果与对手差距不大。4.两届大赛中国男篮基础配合基本形式的内涵特征与对手相比,中国男篮仅绕过配合的各指标与对手差距不明显,其余配合形式的内涵特征指标均有与对手存在显著性差距的指标。从整体防守基础配合内涵特征看,中国男篮空间性指标与对手差异不显著,其余指标均与对手差异显著。5.研究认为两届大赛中国男篮防守战术基础配合运用与对手相比,产生差距的主要原因为:补防配合主要是补防时急于上步起跳封盖,判断能力不足,配合运用缺少伸缩性;夹击配合主要是夹击意图过于明显,配合整体性差,技术运用不合理,身体对抗能力差;交换防守配合主要是配合缺少主动性,配合运用缺乏一定的灵活性;挤过配合主要是预判能力差,身体对抗能力差且移动速度慢;关门配合主要是不会合理利用腿部和身体动作关门,关门位置选择不好,移动线路不够合理,多变性不强;绕过配合主要是利用绕过配合的针对性不强;穿过配合方面是移动速度慢,跟不上对手节奏,配合默契性不够,穿过后不能贴身紧逼对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