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滞留池水分蒸发试验与模拟研究

来源 :东南大学 |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zhangyangyingz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生物滞留池是一种重要海绵城市处理设施,具有突出的雨水滞蓄净化能力。在运行过程中生物滞留池填料层的水分是不断变化的,而填料层含水率直接影响着生物滞留池的滞蓄效能,因此研究生物滞留池的水分蒸发对于客观评价生物滞留池的水文效应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利用人工气候箱研究了环境因素和生物滞留池结构形式对生物滞留池蒸发效能的影响,并建立了生物滞留池水分蒸发阻力模型,主要工作及成果如下:设计和建立生物滞留池水分蒸发试验系统。系统由人工气候箱、生物滞留池单元、称重单元、供水单元和信号采集单元组成,可模拟不同温湿度和有无淹没区条件下生物滞留池的水分蒸发,并可实时进行蒸发数据的测量、采集、处理和保存。试验分析了不同温度和相对湿度条件下生物滞留池的蒸发量,结果表明:生物滞留池水分蒸发与土壤蒸发一致,可分为常速率阶段、降速率阶段和残余阶段这三个阶段,在前两个阶段,环境因素是影响生物滞留池水分蒸发的主要因素,蒸发初期的蒸发强度接近该环境条件下的最大蒸发能力,表层含水率高于10%,随后蒸发强度迅速下降,15小时后蒸发强度减小了60%以上,表层含水率也下降到4%以下,且温度越高蒸发强度下降越快。第三阶段的蒸发强度和表层含水率都较低且保持稳定,蒸发强度维持在1mm/d左右(0.82~1.1mm/d),表层含水率低于1%,表层形成干土层。试验分析了有无淹没区条件下生物滞留池的蒸发量,结果表明:有淹没区的生物滞留池累积蒸发量明显高于无淹没区的情况,50小时累积蒸发量平均高出16.48%;在蒸发的第二阶段,有淹没区的生物滞留池蒸发强度的下降幅度也较为平缓,底部淹没区的水分通过毛细作用和水气扩散等途径对上层蒸发进行了补给。以β蒸发阻力模型为基础建立了生物滞留池水分蒸发阻力模型。提出了蒸发阻力包括空气动力学阻力和填料层阻力,模型的输入参数为温度、相对湿度、表层含水率和风速,输出参数为空气动力学阻力值、填料层阻力值和蒸发强度;根据试验结果,对蒸发第一阶段的模拟进行了修正,修正后的模型计算结果与实测数据相关性较好,比实测结果高2.3%。应用生物滞留池蒸发模型,考虑了水分蒸发影响后计算的生物滞留池水文效应,与实际测量的径流削减量更加吻合,研究成果可用于生物滞留池水文效应的评价,也可用于指导生物滞留池的设计工作。
其他文献
配电网在电力系统中占有很大比重,电网的网损分摊中,配电网的网损也是最多的,由于负荷的不平衡以及非线性负荷的存在,导致配电网经济性问题越来越引人关注。10kV配电网由于网
硅微谐振加速度计是一种新型加速度传感器,与传统机电加速度计相比,具有体积小、成本低、功耗低等优点;与硅微电容式加速度计相比,具有更高精度潜力,因而在军事和民用领域具
车联网作为物联网技术在交通行业的典型应用,为用户提供智能化、舒适化的交通服务与体验。随着车联网的深入发展及应用,车联网面临的安全风险日益增大,尤其是共谋攻击破坏性
城市是一个复杂的动态系统,具有开放性、动态性、自组织性,非平衡性等耗散结构特征。城市化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城市化带来了城市空间的快速扩张,大量的农用地资源被占
屈曲约束支撑(Buckling-restrained braces,BRB)克服了普通中心支撑的稳定性问题,因此能够充分利用金属屈服后的滞回性能进行耗能。在小震作用下,屈曲约束支撑与普通的中心支撑
随着我国智能装备、信息化产业的升级以及环保概念的深入,作为低压配电系统中常用电器的交流接触器也在产品更新换代的过程中融合多门学科,汲取现代设计与先进制造技术。交流
我国对汽车油耗要求在逐年加严,试验发现汽车减重会对车辆的油耗、排放、驾驶操控性能、制动性能产生正向的影响,因此减重是汽车制造企业产品研发中的一项重要工作。项目管理
膏桐(JatrophaCurcas L.)是一种具有多种用途的麻疯树属类植物,主要用于生产生物柴油。膏桐饼是提炼生物柴油后的副产物,数量庞大,含多种营养成分,但因其具有很强的毒性,限制
近年来,粉煤灰的研究和利用力度不断加大,尤其在建筑领域。用粉煤灰替代部分水泥配制大掺量粉煤灰砂浆,是目前建筑领域对粉煤灰有效利用的典型例子。大掺量粉煤灰砂浆是绿色
以敬畏求自由,指主体在实践中以自觉自律的姿态,反思自我存在的意义,维护生命本身的尊严,其旨则归向自由的精神家园,此中深藏着休闲的智慧;其精神大义落向现实生活,却又直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