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高中生物教学资源开发与应用 ——以《减数分裂》为例

来源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ngyu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大数据和5G时代的到来,虚拟现实技术的发展步入了一个新的台阶,取得了巨大的进步。虚拟现实技术是从20世纪发展的一项新型实用技术,已经被广泛应用到计算机、医疗服务、旅游业、房地产、服装业、广告业和教育等众多行业当中,成为了一个全新的科学技术领域,推动了社会的发展。同时,虚拟现实技术与教育教学的融合也是当前重点研究的趋势,虚拟现实技术与高中生物教学结合,响应了国家教育信息化的号召,符合学生认知发展的特点。运用虚拟现实技术,有助于解决高中生物教学中的诸多问题,丰富了虚拟现实技术在生物学科中的应用。虚拟现实技术有沉浸式和交互性等特点,通过构建沉浸式的学习环境,使得学生可以不受外界的干扰,集中注意力,更加沉浸在学习环境中,从而可以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本研究在心流理论、探究式学习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人本主义学习理论等相关理论的指导下,根据高中生物学科的特点和学生认知的发展规律,基于虚拟现实技术设计和开发了高中生物教学资源,并到后期应用。通过Cinema4D和Unity 3D游戏引擎等开发工具设计了沉浸式的学习环境,以高二生物必修《减数分裂》为例,分析了虚拟现实技术与高中生物学科结合的必要性和可行性,通过对教师与学生的需求分析,探索虚拟学习环境在中小学应用的独特意义。通过调查问卷和访谈等研究方法,对收集的数据进行分析,并对虚拟学习环境对于学生学习的有效性进行研究,从而更好的解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本文第一章绪论章节分别阐述了研究背景、国内外研究现状、问题的提出、研究目的及意义、研究内容、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第二章是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部分,分别对虚拟现实技术、高中生物教学资源、心流理论、探究式学习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人本主义学习理论进行了阐述。第三章探究了虚拟现实技术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可行性分析,通过阐述高中生物学科特点、课程目标、现状分析和虚拟现实技术在高中生物中的应用价值。后面的章节详细阐述了《减数分裂》VR生物教学资源的设计开发与应用的过程,通过SPSS和AMOS进行问卷数据分析,了解《减数分裂》VR生物教学资源的有效性,探索学生学习态度。
其他文献
近年来,积极推动“人性化”执法改革,实施包容审慎监管已成为各级政府共识。各政府部门逐渐认识到,行政执法的价值绝不是“为罚而罚”,更不能“以罚代管”,预防违法行为的发生才是行政处罚的本质。对一些无心之举的轻微违法者采取“柔性执法”,对其进行说服教育、进行劝诫,同样也能起到预防和减少违法行为的作用。在这一背景下,免罚清单应运而生。2019年3月,上海市市场监管局会同市司法局、市应急管理局在全国首次联合
考察经典小说《祝福》的常态教学,大多数教师从封建礼教吃人的宏大主旨开讲,至于封建礼教是如何一步步吞噬祥林嫂的,则语焉不详,导致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一个抽象的概念,不利于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这种凌空虚蹈的教学方式无疑要规避。若能在教学中,聚焦文本中有意味的言语形式,并将其单独抽取出来作为教学内容,不仅能达到以简驭繁、长文短教之目的,而且能将“语言建构与运用”的核心素养落到实处,助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
“眼睛”是解读《祝福》的重要视角。探究和品悟小说主人公祥林嫂之眼、看客之眼、作者之眼及读者之眼,对由浅入深地理解小说内容,分析作者的思想情感,延伸思考小说对于当今的意义,是重要的切入点。
习近平关于网络强国重要论述的基本内容体系大体可分为技术功能认知和国家建设方略两大层面,前者深入揭示了互联网的强国功能,包括互联互通、同构共生及驱动引领三个维度;后者则系统建构了网络强国的实践路径,涵盖网络安全建设、核心技术建设、网络主权建设、网络法治建设、网络舆论建设及网络文化建设六个维度。习近平将“网络”与“强国”有机结合而形成的网络强国系统论述,既是对信息化时代一系列重大现实问题的回应,也是面
<正>《祝福》是鲁迅先生创作的短篇小说。作者通过描述祥林嫂悲惨的一生,揭露了封建思想和封建礼教对妇女的毒害。小说中有许多描写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文字。接下来,笔者就谈谈《祝福》中环境描写的作用。一、自然环境描写的作用作者在小说的开篇就对当时的自然环境进行了描写:“旧历的年底……灰白色的沉重的晚云中间时时发出闪光……空气里已经散满了幽微的火药香。”在本该是喜庆且热闹的新年,鲁镇却是一番“灰白色的沉重
期刊
新课程改革强调要让学生在不断参与实践活动的过程中增强自身的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指出应在教学中建立以实验为基础的相关探究活动,通过探究实验和交流讨论来引导学生学习生物学知识,进而促进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发展。新世纪以来,教学中开始逐渐出现以实验为主的科学探究活动,取得了相应的成果并总结了一定的经验,但是真正落实起来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和虚拟现实技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教育者开始考虑
市场失信行为对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不言而喻,行政权对其的应对是行政性惩戒,即以国家公权力为后盾倒逼市场失信主体践约守法。实践中,行政性惩戒面临的困境呈现为法律处罚与行政性惩戒的耦合作用、政府与市场的二元互动以及经济行政权与经济宪法背景下公民基本权利保护的价值冲突等理论张力。对此,可遵循引入谦抑性原则动态把握法律处罚与行政性惩戒的逻辑关系、以辅助性原则为统摄强化社会和市场力量在公私合作中的能动作用、以
海洋教育人文性蕴藏着巨大的能量空间和精神世界,它存在于我们习以为常的海洋文学、海洋历史和海洋哲学之中,在人类的精神接受和心理建筑层面构建了强大的内在世界。海洋文学是以海洋为审美对象并反映人—海关系,以海洋为意向或背景,通过叙事、抒情等方式反映社会生活,表达人的审美情感,蕴含深厚人文性和审美意蕴,是海洋教育的重要版块和无尽宝藏。挖掘中国教育史中的海洋元素,对于深化对中国教育史的认识,丰富海洋文化的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