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观察扶阳通络方(内服+熏洗)治疗脾肾阳虚型中风后痉挛性瘫痪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为临床治疗中风后痉挛性瘫痪提供新的思路和治疗方法。方法: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68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4例,治疗组34例。对照组:在基础治疗上,给予口服乙哌立松(Eperisone Hydrochloride)治疗,50mg,3次/日,疗程4周。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予扶阳通络方(内服+熏洗)治疗,药物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扶阳通络方(内服+熏洗)治疗脾肾阳虚型中风后痉挛性瘫痪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为临床治疗中风后痉挛性瘫痪提供新的思路和治疗方法。方法: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68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4例,治疗组34例。对照组:在基础治疗上,给予口服乙哌立松(Eperisone Hydrochloride)治疗,50mg,3次/日,疗程4周。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予扶阳通络方(内服+熏洗)治疗,药物组成:制附子、干姜、桂枝、细辛、当归、白芍、僵蚕、通草、大枣、炙甘草。分别在治疗前、治疗后对两组患者进行改良Ashworth痉挛量表评分(MAS)、改良Barthel指数评定量表(MBI)和中医证候积分的评定,并比较其前后变化和组间变化。对收集的数据进行整理,并运用SPSS21.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对两组患者治疗前的基本资料、改良Ashworth痉挛量表评分(MAS)、改良Barthel指数评定量表(MBI)和中医证候积分进行比较,发现治疗前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后,两组患者MA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MBI评分明显上升,差异显著(P<0.01),说明两组治疗在改善患者痉挛程度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方面均有疗效。3.治疗组MAS评分、MBI评分改善较对照组更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治疗组在改善患者痉挛程度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方面优于对照组。4.治疗后,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均较治疗前降低,治疗组中医证候积分较对照组下降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治疗后,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改良Ashworth痉挛量表评分的有效率分别为88.24%、76.47%,组间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治疗组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1.扶阳通络方(内服+熏洗)能有效改善中风后痉挛性瘫痪患者的痉挛程度,改善中医证候评分,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治疗过程中两组患者均未出现明显药物不良反应。2.熏洗外治法与中药内服机理相似,直接作用于病变部位,与中药内服联合,能更好的改善痉挛症状,提高疗效,同时安全性高,毒副作用少。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针刺扳机点疗法对于慢性非特异性腰痛患者(Chronic Nonspecific Low Back Pain,CNLBP)疼痛症状以及步行过程中腰腹部、髋关节肌肉激活的影响。方法以51名CNLBP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针刺扳机点组,传统针刺组,等待治疗组。针刺扳机点组与传统针刺组接受两种不同的针刺方案,为期4周,每周三次,共12次。等待治疗组在四周后给予12次针刺扳机点治疗。通过疼痛视觉
目的:本研究主要对比松解针法治疗组和口服塞来昔布西药组对膝骨性关节炎(气滞血瘀型)患者在改善膝关节疼痛、功能等方面的影响,并分析影响疗效的相关潜在因素,探讨松解针法对膝骨性关节炎临床作用及疗效,为该病的治疗提供新的临床治疗方法和实践依据。方法:将2019年12月至2021年1月在我院收集到的60例膝骨性关节炎(气滞血瘀型)患者,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治疗组和西药组。治疗组采用松解针法针刺治疗,隔日治疗
目的本研究探讨以“子午流注学说”理论为依据,对缺血性脑卒中睡眠障碍患者采用择时磁珠耳穴贴压干预,观察患者的睡眠质量、临床疗效、血清皮质醇浓度、疲劳状况和神经功能缺损恢复情况,探究子午流注择时磁珠耳穴贴压对缺血性脑卒中睡眠障碍患者的效果,为临床提高耳穴贴压技术疗效提供有效依据。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0年12月入住福建医科大学附属闽东医院神经内科的缺血性脑卒中睡眠障碍患者为研究对象,将符合要求
目的:本研究通过搜集、整理康良石教授(以下简称:康老)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相关病历资料,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及数据挖掘方法,分析、总结康老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治疗中的用药规律及经验。方法:本研究主要选取的是1995年至2005年期间就诊于康老门诊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的门诊病案,据纳入标准、排除标准进行筛选,纳入病案100例,共计389诊次。经医案处方校准后,输入古今医案云平台医案分析系统进行医
目的利用三维有限元方法分析南少林倒盖金被手法分别作用于L4、L5棘突,在不同牵伸时长、椎体移动高度不同的情况下观察中度退变椎间盘及椎间关节、脊髓神经根的应力变化情况,分析南少林倒盖金被手法治疗腰椎间盘中度退变的生物力学变化情况,为临床改良手法提供理论依据。方法1.前期建立模型的方法:扫描1名健康志愿者全腰椎CT图像和MRI图像,将影像资料导入专用软件,建立正常全腰椎三维有限元模型及脊髓神经根模型,
目的:本课题希冀通过观察加味真武汤穴位贴敷治疗肾阳虚型盐敏感性高血压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为中医药治疗盐敏感性高血压病积累资料,为临床上对盐敏感性高血压病的治疗做出新的探索。方法:将2020年5月至2021年1月符合纳入标准的64例肾阳虚型盐敏感性高血压病患者,根据完全随机对照原则,采用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治疗组(32例)和对照组(3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苯磺酸氨氯地平片10mg),治疗
目的:观察运用健脾益气汤治疗脾气虚型慢性非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并从血清胃蛋白酶原I(PGⅠ)、胃蛋白酶原II(PGⅡ)含量探讨健脾益气汤治疗慢性非萎缩性胃炎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本课题研究采用随机对照方法,从2020年01月至2020年12月在漳州市中医院诊治的符合入组标准的72例慢性非萎缩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36例。治疗组服用中药“健脾益气汤”治疗,对照组口服西药“艾司奥
目的本课题采用随机对照试验研究,以慢性非特异性颈痛(Chronic Nonspecific Neck Pain,CNNP)患者为研究对象,观察“颈胸同治”针刺治疗CNNP患者疼痛的疗效。方法招募52名合格受试者,将他们随机分为颈胸针刺组与传统针刺组,每组各26名患者,分别于干预前、干预后及治疗结束后一个月,进行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估颈部疼痛,于干预前
目的:初步了解慢性萎缩性胃炎伴焦虑状态的患者其焦虑程度的影响因素及中医证型的分布情况,并探讨证型分布与年龄、性别、诱因、HP感染、萎缩肠化等的相关性,以期准确指导临床治疗。方法:以2020年01月-2020年12月于晋江市中医院及泉州市中医院诊断为慢性萎缩性胃炎且伴有焦虑状态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方式收集203例CAG伴焦虑状态患者的基本信息及中医证候信息等,了解其焦虑的影响因素及总结其中
目的:观察电针足三里穴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diarrhoeal 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D)大鼠蛋白酶激活受体2(protease-activated receptor-2,PAR-2)和瞬时受体电位香草酸亚型1(transient receptor potential vanilloid 1,TRPV1)的m RNA及蛋白在组织中变化的影响,探讨PAR-2、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