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四库全书总目》(以下简称《总目》,又称《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共200卷,是清朝乾隆年间由纪昀等人主持纂修的一部大型官修目录著作,是《四库全书》的解题目录。对《总目》的研究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随着社会的进步而进步。纵观有清一代,对《总目》研究的专著及论文几乎为零,注意力仅限于纠谬补续以及条纲系目上。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这种状况方得以改变。随着清廷的没落与渐逝,《总目》“亦被用作揭露清廷罪恶的见证,其神秘的面纱一点点被剥落”[1]随着民国的建立,《总目》研究开始兴旺发达起来。二十世纪末二十一世纪初,《总目》研究达到全盛,著述繁富。与《总目》的研究相比,子部分类方面的专题研究相对比较薄弱。或散见于《总目》研究中,如司马朝军的《〈四库全书总目〉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中第三章第二节论述了子部分类的一些问题;或是对子部分类某一方面或是子部下的某一小类进行的研究,如雷坤的《试论〈四库全书总目〉子部区分著录于存目对分类的影响》(《四川图书馆学报》,2003年第5期)。因此,有必要对《总目》子部分类进行全面的挖掘。本文分为三个部分。第一章,《总目》子部分类概况及分析。这一章首先从《总目·凡例》中编者论述的与分类有关的问题入手,然后探讨子部分类排序的整体构思,并对排序的缘由予以探讨,最后从存录内容、分类根据、类目比较三方面对子部大小类作简要叙述和分析评论。第二章,子部分类对前人的继承和发展。这一部分首先追溯《总目》以前子部的演变情况,其次总结《总目》子部对前人的继承,尤其是《隋志·子部》一书,奠定了《总目》子部分类的定型工作,最后探讨《总目》子部分类的发展问题。第三章,子部分类评说。这一章分为三部分:考证《总目》子部分类在实践方面已经开始弱化“辨章学术、考镜源流”的思想;探讨子部分类的思想性,从尊崇儒学提倡封建伦理道德、提高传统科技的地位、存西方科学灭西方宗教三方面作进一步探索;考证《总目》子部分类的影响以及不足之处,在论证子部分类在当时乃至今日产生极大的认可和共鸣的同时,重点对子部分类存在的的过杂、界限不明、分类过粗、观念陈旧等不足进行全面的探究,全面考证子部分类的成败得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