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体育是人类社会生活的产物,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更是孕育现代竞技体育项目的沃土。我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充分体现了各少数民族同胞们追求幸福生活,创造美好家园的心愿,同时也是对各少数民族历史的最好见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表演项目由竞技类、综合类、技巧类三类组成。其中竞技类的项目特征要求创编主要体现出民族体育的比赛过程,并要求运动员在比赛中充分发挥体育精神和最大限度的发挥人体运动能力,在此过程中充分体现竞技类的竞赛性质。所以竞技类更能体现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竞技性和比赛过程的真实演练,其创编研究对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传承和发展具有重要的价值意义。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四年一届,除全国民运会外,较少有此类的比赛或活动平台,所以因比赛周期时间较长,致使此项目创编人员流动性较大、创编研究不太集中,从而导致创编者创编水平参差不齐的情况。因此,针对此问题本文对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室内竞技类表演项目创编进行研究,为多数基层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室内竞技类表演项目教练员们提供相应的理论参考和实际案例分析。本研究运用了文献资料法、实地考察法、专家访谈法、录像分析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室内竞技类表演项目的创编进行剖析,得出以下结论:1、此次民运会室内竞技类表演项目参赛作品共37个,室内竞技类参赛人数除教练员外,男运动员413名,女运动员名307名,共720名,男运动员居多,这与竞技类竞技性的项目特征有关。37个参赛项目中金奖7名,银奖17名,铜奖13名,其中金奖最高成绩与银奖最高成绩相差1.16分,与铜奖最高成绩相差2.25分,导致分数差的一部分原因与教练员的创编水平有关,教练员在创编水平上还有很大提升的空间。2.本次民运会室内竞技类表演项目创编题材中少数民族日常生活题材16个,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题材13个,民间传统体育题材8个;成套结构编排以开端、发展、高潮、结尾的结构设计为主;本次比赛创编作品主要使用到了计时、计分、计环、计数、丈量、称重、技巧7种方法来对竞赛结果进行评判;在音乐、服装、道具编排方面,音乐伴奏分为现场乐器伴奏、音响放音伴奏和乐器、音响放音结合伴奏三种方式;服装在保留民族特色的基础上,部分参赛队伍依规则要求把不适合运动的服装进行了适当的修改,在服饰创新中又为民族服饰文化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元素。在道具改造方面,部分参赛队因为涉及到道具运输、实用性、安全性、美观性等方面的问题对道具进行了相应的改造设计。3.经分析得出目前我国在民运会室内竞技类创编中存在的问题为题材选择问题和题材创编时竞赛设计的问题;结构设计方面存在结构不清晰、结构不完整和结构形式使用不当的问题;竞赛评判方法有不合理使用的情况;音乐编排未能融入创编情节;服饰的款式和配饰对体育运动有一定的限制性。4创编构想:(1)在题材选编方面重点应该放在选择题材前认真分析题材的代表性、题材的文化价值、题材创编的限制因素三方面,从以上三点对题材进行分析,可对不适合创编的题材进行筛选;题材创编时应结合项目特征并遵循创编原则可有效提高创编效率和作品的质量。(2)结构编排应与竞技类项目特征和题材特征相符,创编以民族体育竞赛设计为主体,呈现出竞技类项目的竞赛性特点。同时从规则要求的民运会室内竞技类表演项目特征来看,情节推进式结构中开端、发展、高潮、结尾的编排方式更贴合成套竞赛情节的创编需要。(3)竞赛评判方法是竞赛设计的核心要素,竞赛评判方法的选择和使用应符合题材的特点,同时依据评判方法对规则进行制定和实施时,做到规则制定严谨、裁判判罚合理,才是保障竞赛公平公正进行的前提条件。(4)对音乐、服装、道具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改造时,要极力保留其少数民族特色,不同民族文化间要有民族性、地域性的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