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健吾戏剧与法国文学

来源 :河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DGKD3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李健吾以独特的“印象式文学批评”而为人们熟知,然而,对于文学创作,他不仅在散文、小说、诗歌、戏剧等领域都有建树,而且还得过一些“大家”的赞誉与好评。纵观其一生,李健吾与戏剧的缘分不解,从最初的登台演戏到后来的创作戏剧、导演戏剧、研究戏剧、发表戏剧评论等,我们可以看出他对戏剧的喜爱。正是这份对戏剧的热爱,催促着他在戏剧创作领域里不断地耕耘。中国现代文学史中常提及的戏剧有《这不过是春天》、《梁允达》、《十三年》、《村长之家》、《以身作则》、《青春》、《黄花》、《贩马记》等,这是他三四十年代的收获。研究者一般把他二十年代的戏剧归为早期创作,三四十年代的戏剧为成熟期创作。研究者较多关注的是其成熟期的创作,而且大多是从人性的视角去解读。事实上,从人性的角度切入人生,也确系李健吾戏剧较为独特的特点。本文主要探讨李健吾戏剧与法国文学的关系。李健吾成熟期的戏剧明显地受到过法国文学的影响,特别是福楼拜、莫里哀的影响。这种影响在一定意义上促成了李健吾戏剧的个性特征,并使其具有了较为久远的价值。本论文共分五部分:引言:简要概述了李健吾在文学创作方面的成就:小说、诗歌、散文、戏剧、文学评论、外国文学翻译等都有所涉及,并被知名人士所称赞。由于他的爱好,他的勤奋,他的创作可谓著作等身。引言部分还简单分析了李健吾戏剧曾经被研究界长期搁置的原因。第一章:主要从李健吾的求学经历,探讨李健吾对法国文学的接受。留法期间,李健吾曾走访福楼拜故居,研究福楼拜著作。他从法国文学中寻找到了自己对文学、特别是对戏剧的灵感。正是这种灵感推动了他的戏剧创作,李健吾对法国文学的研究由偶然变为一种必然。第二章:主要从李健吾戏剧美学思想的潜变与戏剧理论的深化两个方面,论述法国文学对李健吾戏剧创作的影响。李健吾的戏剧美学思想,前期侧重于人生,成熟期重视对艺术的追求;李健吾戏剧的核心,是对真实人性的呈现,是对理想的追寻;他所说的“诚实”,是主体在生活中所体验到的感情“诚实”。李健吾戏剧理论的深化,主要表现为对莫里哀喜剧观念的吸收,这使李健吾戏剧中增加了一种调侃的味道。第三章:主要论述李健吾戏剧创作成熟期的戏剧个性。李健吾戏剧中的人物性格具有多面性、复杂性、流动性和诗意化的特点。他不仅能使人物立体地呈现在读者(观众)面前,而且常给人以诗意美的感觉;李健吾的戏剧长于对人物作精神分析。他吸收了福楼拜描摹人物病态心理的手法,能深入人物灵魂深处,揭示人物的心理状态;李健吾的戏剧在结构方面,吸收了莫里哀擅长的“三一律”结构特点,并注重运用巧合、误会、乔装等技巧,以增加剧作的趣味性;李健吾的戏剧在语言方面,受莫里哀的影响,形成了简约、平淡、本色的风格。简约是指微言大义,平淡是指人物对话语言的生活化,本色是指语言整体上的朴素自然,不刻意雕琢。这些都使他的戏剧具有了独特的个性。第四章:着重分析李健吾戏剧的当下价值。在当今这个已被程序化、符号化了的世界里,人越来越向着“单向度的人”演变,人性常常被分裂,人的本质常常受到摧残。而新启蒙的目的正是要完成一种救赎,即用彼岸的理想和信仰、用真善美注入“日常沉沦”的人类,使人能实现如海德格尔所说的:“诗意的栖居”。李健吾的戏剧对此有启示价值。
其他文献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也要防止用集体讨论代替个人阅读。”然而在长期的教学中,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始终处于不
实习是医科大学到医院,从单纯的书本理论知识到临床实践中的过渡,是培养医学生初步具备临床医师基本素质的阶段,抓好实习阶段的教育对医学生今后的发展规划具有重要的意义,会
教师是课堂的主导.而提及教师“主导”,人们想到的往往是提升教师“导的能力”,但是在笔者 看来,我们在教师“导学”方面,最该关注的一点应该是导学方向.不同的学科受专业知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患者采用奥沙利铂进行化疗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8月至2018年8月收治的原发性肝癌患者6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方法分为两组,每组33例。对照组采
辣椒油是川菜复合调味品之一,它是辣椒与油混合加热制作而成,它在川菜中主要运用于一些凉菜、小吃等的调味,有着给菜肴增香、增辣、增色、增味等作用。辣椒油既方便、快速,又
随着社会的变革,人口流动增加,大量的务工人员涌入城市,随之带来的是这些农民工子女就学问题,由于农民工工作性质流动性较大,给学校教育带来了难题。
亲爱的Q博士:您好,经过了好几次反复的思想斗争,我才下定决心,在“创创”的网站上给您留言。我是一名初二的学生,最近我就迷上了电脑游戏,把很多时间花费在游戏上,根本无心学习。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