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柳永是俗词大家,婉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关汉卿是元曲鼻祖,两者均为俗文学发展史上的巨匠。因宋会俗词与元曲又存在一定的渊源关系。所以,对柳永与关汉卿的作品进行比较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主要通过实证法、社会学方法和比较分析法对柳永和关汉卿的作品进行研究,从作家作品分析、前人评论等方面着手,厘清柳永俗词与关汉卿曲的特点,发现其继承与发展的关系。同时,通过比较,既可以更清楚地把握它们各自的创作特点和关系,也为研究词曲的文体嬗变及曲与俗词的继承发展关系提供具体依据。柳永与关汉卿相似的人生遭遇和性格使他们的作品有继承的关系,北宋与元初的社会环境为柳永词和关汉卿曲创作提供了相似的土壤,广大民众对俗文化的需求使柳永词与关汉卿曲有相似的创作题材和内容。在创作目的上,两者都是满足封建社会商品经济下市民俗众对俗文化的需求,都是凭此来娱乐和维持生计,柳永对自己以及市民俗众的处境和遭遇只是发发牢骚和不满情绪,关汉卿则在此基础上体现出强烈的反抗精神;在题材内容上,两者都有关于市井女性和自身的描写创作,体现妓女的美丽多情及命运的不幸,世俗女性的敢爱敢恨及对爱情的追求,作者自身的不幸人生遭遇,只不过关汉卿曲在继承柳永俗词的基础上,所表现的人物更富抗争和叛逆精神;在抒情方式上,两者均直接透辟,直白明朗。但因文学体制不同,也表现出一定的差异。柳永开创慢词,善用赋法,极尽铺陈之能事,而关汉卿则反复渲染,不怕罗嗦,较柳词更直接,更痛快淋漓;在语言上,柳永俗词与关汉卿曲都具有俚俗诙谐的特色,但关曲表现出大胆与诙谐,更加通俗本色,更接近实际生活语言;在审美特征上,两者均以俗为美,柳永是化俗为美,关汉卿则是具有民间特色与地方风味。从柳永俗词与关汉卿曲的比较可看出二者之间的继承发展关系。关汉卿继承了柳永的艺术人生之路,用文学反映歌妓等下层市民的生活和审美情趣,表达追求人生幸福、率性而为的市民意识,以及通俗化、大众化的文学语言及表达方式,逐渐形成与诗文等雅文学分庭抗礼的俗文学传统。关汉卿曲对柳永俗词又有所发展。柳永俗词主要表达源于生命欲望的个性解放要求,关汉卿曲则表达出要求人人平等、反抗强暴、仗义救人的社会解放要求,平民化倾向更加明显。二者体现出不同的时代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