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建立中华田园犬的慢性肝纤维化-肝硬化模型,利用64排螺旋CT全肝灌注指标从影像学角度定量评估中华田园犬的慢性肝纤维化-肝硬化过程中血供演变情况,并以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进行验证。探讨肝纤维化-肝硬化犬各期肝内血供变化的病理基础,以及评价CT灌注成像初步评估肝硬化过程中新生血管及血供演变过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用健康中华田园犬10条,雌雄不限,动物腹膜腔注射50% CCL4油剂(0.15ml/kg体重),1周2次;饮食为米饭加含量为10%的猪油,饮食量为15g/kg/d,清水作为饮用水,每隔4周采用PHILIPS Brilliance 64排螺旋CT行全肝灌注检查,EBW图像工作站及其配备的肝脏灌注分析软件绘制时间-密度曲线(TDC),计算出肝组织的TDC参数;CT全肝灌注检查后在超声引导下行肝穿刺活检,并对活检组织进行VEGF病理免疫组化染色及其测定。结果实验最终存活8条犬(2条由于肝硬化病重而处死并解剖取大体标本);肝穿活检及大体标本均显示出不同程度的肝硬化,建模成功率100%。肝纤维化-肝硬化5期中VEGF值两两比较,SO期组和S1期组间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S1期组与S2期组间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S2期组与S3期组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S3期组与S4期组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统计结果表明:随肝纤维化-肝硬化病变的进展,肝组织的VEGF表达呈先降后升再降的一个过程。结论中华田园犬的肝纤维化-肝硬化过程中VEGF随着肝纤维化-肝硬化的进展,肝组织的VEGF呈先降后升再降的演变趋势;CT灌注的TDC参数能初步定量评估犬肝纤维化-肝硬化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