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孙中山是中国近代史上伟大的民主革命战士,三民主义学说是他在思想理论方面最重要的贡献。自由思想作为民权主义的基础,是构成三民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孙中山留给我们的丰富思想遗产之一。孙中山在继承传统自由思想的基础上首先肯定了中国传统社会的先民自由。在小农经济形态的传统社会中,人民的自由主要体现为农民的自由。农民在法律上拥有自由身份;在经济生产中具有独立性和自主性;在日常生活管理中,服从于家族和乡绅,相对游离于政府管理之外,在封建专制的空隙下享受着传统自由的福利。海外游学期间,孙中山认识到个人自由在发掘个人价值、促进经济发展中的巨大潜力,意识到国家集体自由在维护国家统一、实现民族富强问题上的重要价值。孙中山在接触马克思的自由思想之后,认识到法律是反映自由的肯定存在,认识到自由主体的普遍性,自此孙中山自由思想得到了升华。孙中山的自由思想经历了萌芽、发展和完善三个时期。孙中山对自由的理解从最初传统文化认知的个人自由绝对化演化为国家自由优先,认识到个人自由与国家自由是一对均衡存在的概念。在国家危亡的前提下,个人自由暂时要向国家集体自由让步,而在实现国家独立、民族解放之后,国家集体自由要向个人自由的实现提供保障,他进一步提出需借助法治工具调节二者之间的关系,使个人自由和国家自由得以良性互动。近年来,中国社会权利和自由缺乏保障的问题逐渐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因此,全面推进社会的公平正义以及促进人的全面和自由的发展,成为时代发展的新要求,也是党和国家领导人关注的重点。对此,孙中山的自由思想为我们如何解决这一社会问题、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提供了有价值的理论借鉴。就经济角度来说,孙中山的自由思想有助于激发经济活力,在不断激发市场主体活力的同时,由国家掌握经济发展大方向,保障发展成果为全体人民所共享。就政治角度来说,孙中山的自由思想有利于建设民主政治,不断加快政治体制改革,保障全体人民享有充分的自由权利;坚持党的领导,不断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借助法治协调国家与个人之间的关系,切实人民政治地位和权利义务的自由。就文化角度来说,孙中山的自由思想有益于落实自由理念,坚持文化多样性和文化自由的同时保证文化发展的社会主义方向,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