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度离心训练对骨骼肌PJPs结构域的影响及针刺干预效应

来源 :曲阜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gician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目的:过度使用性损伤是一种常见的运动和/或职业骨骼-肌肉系统疾病,严重干扰了运动员和普通工作者的日常工作、生活。研究发现,针刺干预能治疗过度离心训练引起的骨骼肌过度使用损伤症状,但发生机制仍不十分清楚。最新研究表明,针刺干预疗效可能与肌束膜胶原纤维网络分枝与肌内膜、肌膜形成的结构域(PJPs:perimysial junctional plates)变化有关。本研究采用过度使用性损伤动物模型,旨在研究针刺干预对过度离心训练引起PJPs结构域变化的影响,探讨针刺治疗过度使用性损伤的机制。2方法:30只健康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成5组,即4周安静组(4C)、5周安静组(5C)、4周训练组(4E)、4周训练后1周自然恢复组(1RG)、4周训练后1周针刺恢复组(1RAG)。安静组正常饮食,其余组进行4周过度离心训练(跑台坡度-16°,速度16~20 m·min-1,60~90min·d-1,每周5天)。4周离心训练后36 h,4C组与4E组取趾长伸肌;5C组与1RG组不进行任何干预措施,1RAG组在恢复期内每天使用毫针针刺趾长伸肌,留针4 min,1周后即刻取趾长伸肌。右侧趾长伸肌用于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PJPs结构域变化;左侧趾长伸肌采用1.5 N浓度Na OH消蚀和非消蚀方法用于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肌束膜胶原纤维网络分枝变化。3结果:3.1过度离心训练4E组导致骨骼肌PJPs结构域发生改变,具体变化是:(1)肌膜内表现为肌节长度过度缩短(P<0.001)、结构损伤严重,部分肌原纤维降解、Z盘模糊、I带消失,肌原纤维间线粒体空泡、肌膜下线粒体肿胀;(2)肌膜降解程度严重,占总量54%,呈锯齿状形态分布,同时胞膜窖数量大幅度增加(P<0.01);(3)肌膜外肌束膜胶原纤维网络分枝缆及细小分枝数量增加,但偏离肌内膜、肌膜位置,使得PJPs数量减少(P<0.001)。3.2与4E组相比较,1RG组骨骼肌PJPs结构域改变程度减轻,具体变化是:(1)肌膜内肌节长度大致恢复正常,达到C组肌节长度的85.23%,结构损伤部分恢复,肌原纤维降解程度减少、Z盘结构趋于正常、I带部分恢复,肌原纤维间线粒体、肌膜下线粒体形态结构恢复;(2)肌膜降解程度大幅度减轻(P<0.001),同时胞膜窖数量增加(P<0.05);(3)肌膜外肌束膜胶原纤维网络分枝缆及细小分枝与肌内膜、肌膜衔接位点数量显著增加(P<0.001),使得PJPs数量增加。3.3与1RG组相比较,1RAG组骨骼肌PJPs结构域改变显著减轻,具体变化是:(1)肌膜内肌节长度基本恢复,达到C组肌节长度的94.51%,结构恢复正常,肌原纤维间线粒体融合程度大幅度增加(P=0.09),肌膜下线粒体融合程度极显著性增加(P<0.001),且数量也呈现大幅度增加现象;(2)肌膜胞膜窖数量减少(P<0.001);(3)肌膜外肌束膜胶原纤维网络没有粗大胶原纤维缆现象出现,且分枝与肌内膜、肌膜衔接位点数量减少(P<0.001)。4结论:4.1过度离心训练造成肌束膜胶原纤维网络分枝缆细小分枝偏离肌内膜与肌膜,PJPs数量减少,其结构域稳态发生变化,引起骨骼肌过度使用损伤症状发生。4.2过度离心训练后恢复期,无任何措施的自然恢复方法导致PJPs数量增加,妨碍了骨骼肌损伤修复过程。4.3针刺干预引起肌膜下线粒体数量大幅度增加,保护了肌膜完整性,减少了其降解程度,进而通过调节PJPs结构域功能,使得骨骼肌超微结构变化恢复,过度使用损伤症状减轻。
其他文献
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全民健身运动的顺利开展,健身的意识和理念在大众人群中越来越受到重视,越来越多的体育健身项目被更多的人接受和喜爱。排舞运动是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健康发展、综合国力的提升,作为世界体育大国的中国,竞技体育事业的发展空前繁荣,为中国屹立在世界体育之林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特别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成
在构建和谐社会的初级阶段,我国政治经济在很多方面发生了巨大变化。随着经济文化水平的逐渐提高,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水平也得到了很大提高,人们越来越关注他们自身的健康。农村
云经济平台下的民间资本资源投资体育产业,是依据海量信息资源的重新优化配置,引导民间资本的投资方向,投资孵化体育产业项目活动。随着国家政策、经济、文化、科技、资源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