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五代时期海洋灾害初步研究

来源 :郑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dp8509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隋唐五代时期是海洋灾害史的一个重要时期,本文记述了这一时期海洋灾害的时空分布、致灾因素、受灾人群及受灾程度,来探讨隋唐五代时期海洋灾害的成因以及防灾措施。 全文共分三个部分:一是隋唐五代时期海洋灾害的概况,主要论述这一时期海洋灾害时空分布、致灾因素、受灾人群及受灾程度等。二是分析了隋唐五代时期海洋灾害的成因。从自然因素来看,主要有海洋气候、沿海地形、海岸线的变迁、海潮侵蚀与河口泥沙堆积等方面。从社会原因来看,海洋灾害损失增大与沿海城乡人口增多、沿海滩涂的不合理开发、濒海城市大量析置有一定关系。对外交流与航海活动增多、政局变迁被迫开辟远程航线使得遭遇海难的概率增加。三是隋唐五代时期的海洋防灾。介绍了隋唐五代时期海洋工程防灾、海洋灾害早期预警、潮汐学研究、造船与航海中的防灾技术的进步。
其他文献
中韩文化就其类型而言同属于东亚儒家文化,与以基督教为代表的西方文化相异质。历史上基督教先后进入中韩社会与两国传统的儒家文化接触、碰撞、冲突和交融。然而,基督教在与中
本文一共有五章,第一章为绪论,最后一章是结论。全文大体由中间三个部分讨论组成:第一部分,我们从明清县志、笔记等文献中梳理了“不落家”和“自梳”风俗的发展脉络和两者之间的
运城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盐务专城。20世纪运城盐业经历了清末不平等条约与运城盐业、丁恩“盐务改革”前后的运城盐业、日寇与地方军阀对运城盐业的掠损和新中国运城盐业的发
1949-1959年代的中国,终于从战争的荼毒和政局的混乱中脱离出来,新中国的建立,使中国社会进入了一个飞速发展的新阶段。高度集权制下的政权,利用强大的政治领导力,最大限度的将国
本文对宋诗歌所反映的宋朝城市市场进行了分析。文章认为,宋代是我国古代商品经济发展的第二高峰,而宋代的城市经济尤其繁荣。以往学术界多从经济史的角度分析此问题。陈寅恪开
惩贪与倡廉的好坏,对历朝历代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推行得好,则吏治清明,百姓安乐;推行得坏,则官吏贪浊,民受其弊。五代十国时期是自秦始皇统一中国以后的第二次大分裂时期,而
周鸿庆事件是一件发生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初期的中国公民向日本政府申请政治避难的事。这个貌似普通的事件却在当时东亚国际关系中掀起了轩然大波,不仅导致了日本和台湾这两个
春秋是一个社会动荡、各种政治势力激烈角逐的时期。贵族阶层为了使得自己能够在竞争中取得有利地位,往往将婚姻作为扩大其政治势力的有效手段,因此春秋贵族的婚姻被赋予了极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