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无线网络的发展非常迅速,已经逐渐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技术的发展也推动着人们对新型的网络进行研究,更多类型的无线网络为了能够适应新的应用场景而出现,如星际网络、卫星网络、野生动物监测网络等等。在这些新型的无线网络中,传统的数据传输所依赖的端到端连接通常是不稳定的,这就提出了如何在这样的网络中进行可靠数据传输的新问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延时容忍网络的概念应运而生。
延时容忍网络是一系列的端到端连接不稳定的网络的统称,它采用了“存储-等待-转发”模式来进行数据传输。随着延时容忍网络应用的场景越来越多,延时容忍网络也在逐渐成为学术界的研究热点,研究者们提出了许多新的技术以保证数据的可靠传输,这些技术包括了新的数据链路层协议、新的路由算法、新的传输层协议、Bundle 层协议等等。
本论文在国内外延时容忍网络的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深入研究对于延时容忍网络的性能有着决定性作用的数据链路层协议、路由算法以及Bundle 层协议这几项关键技术。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与创新点如下:
1.回顾延时容忍网络发展至今的历程,对一些基于延时容忍网络的科研项目进行充分调研,总结近年来学术界和工业界对延时容忍网络进行的研究工作,分析现有延时容忍网络关键的几项技术,如Bundle 层技术和延时容忍网络中的研究热点路由算法,发现其中的不足。
2.提出适合于分簇延时容忍网络的新的TDMA 时隙分配算法EASA。
EASA 采用动态决定帧长,根据簇内每个节点的不同数据传输要求进行动态的时隙分配,通过这种方法提升网络内的带宽利用率。进行了不同场景内的一系列实验,实验结果验证了EASA 在延时容忍网络中对网络性能的提升效果。
3.提出一种新的延时容忍网络广播路由算法AEBP。AEBP 借鉴了延时容忍网络中现有的广播路由算法,使用自适应阈值选取技术和依据跳数等参数衰减的方法,能够显著降低延时以及广播时的网络开销。在多个不同场景的仿真实验结果表明,AEBP 相比传统的泛洪算法能够大大的降低数据传输次数,而相比EBP等算法能够很好的提升数据包到达率,能够从整体上提高网络性能。
4.提出一种新的Bundle 层数据包丢弃策略HWDP。通过仿真实验,发现现有的数据包丢弃策略在延时容忍网络环境下无法满足网络需求。为了解决这一问题,HWDP 使用收集历史信息、分析数据包到达目的地的概率等方法来确定数据包权值,并通过比较缓存内部数据包的权值来决定应当丢弃哪个数据包。仿真实验表明此HWDP能够提高网络的数据包到达率,获取比传统数据包丢弃策略高出很多的数据包到达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