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化行业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健康风险评估及管理方法研究

来源 :太原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nxiaogang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ersistent Organic Pollutants,简称POPs)具有高毒性、生物蓄积性、持久性和长距离迁移性等,对生态系统和人类健康都有重大危害,近年来日益受到国际社会和学者的普遍关注。根据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发布的报告等资料,焦化行业是可能产生POPs的重要来源,但目前针对这一行业的POPs污染管控的还缺乏系统科学的方法体系。我国是一个焦炭生产大国,本论文针对焦化行业持久性有机污染物控制中的排放特征、健康风险评估和风险管控策略等关键问题开展研究,建立基于健康风险量化评价的焦化行业POPs污染风险管控技术体系,对于完成履约任务、保障人民身体健康、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论文通过开展典型监测和文献调研,对焦化行业POPs排放的特征进行了研究,并确定了焦化行业POPs的排放因子;在美国健康风险评估“4-步法”的基础上,应用AERMOD大气扩散模式进行污染物扩散模拟,构建了POPs风险评估的数值模拟方法,并结合实例对影响焦化行业POPs污染风险的主要因素进行了研究;以数值模拟技术为主要手段,建立了风险管控的决策分析体系,包括源头控制的定量评估策略和区域分级管控策略。研究结果表明,焦化行业POPs排放的主要途径是大气污染物排放,主要的POPs污染物质是PAHs;利用AERMOD大气扩散模式可以实现对污染物大气扩散过程的有效模拟,并对污染物质人体健康风险的空间分布进行量化评估,污染源规模、布局、人群等因素均会对区域人体健康风险产生显著影响;运用量化模型可以对不同污染治理措施降低区域健康风险的效果进行评价、比选,同时实现按照风险级别对空间的分区差异化管理,有效提高风险管控的效率。
其他文献
本文分析了在多校区办学环境下影响毕业设计(论文)质量问题的相关因素,并对师生间沟通、资源的配置使用、新校区学术氛围等方面进行了详细论述。根据这些因素,在利用多种形式指导
数字基础设施是"新基建"的重心和基础,而信息安全是当前建设数字基础设施的重要前提。以量子通信和量子计算为代表的量子信息技术是当前国际热门的战略性科技方向,我国在这一领域处于国际前列,特别是量子通信技术在信息安全领域已有较明确的应用模式,在国内外都受到了广泛关注和大力推进。本文从信息安全的基
信息技术与地理课程整合的过程就是地理学科教育信息化、现代化的过程,同时,它是社会发展、技术发展、教育发展和学生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通过有效的整合可以建构出一种理想的
<正>生物实验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提高学生获取生物学知识和科学探究的能力,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勇于探索生命奥秘、不断创新的精神。为了提高初中生物实验
本文结合检测与转换课程教学实践,针对传统教学技术上存在的不足,提出将基于VRML虚拟现实技术应用到教学实践中去,阐述了通过计算机构建变面积式电容传感器虚拟场号、实体建模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