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侧与单侧慢性硬膜下血肿临床特征的对比分析

来源 :西南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ungfuchick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慢性硬膜下血肿(CSDH)是最常见的神经外科疾病之一,但双侧CSDH较单侧CSDH更少见,并且我们仍缺乏对其临床和影像学特征的认识。本研究通过收集近6年来在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外科住院治疗的CSDH患者的病例资料,回顾性对比分析双侧和单侧CSDH患者在病因学、流行病学、临床表现、CT(Computed Tomography,计算机断层扫描)表现、病死率、钻孔引流术后的预后以及复发率等方面的差异,为临床防治双侧CSDH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3年08月至2019年08月在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外科住院治疗的CSDH患者共470例,将其分为双侧CSDH组和单侧CSDH组,其中CT确诊为双侧CSDH患者128例,CT确诊为单侧CSDH患者342例。通过电子病历系统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临床表现、既往史、头颅CT表现、治疗方法、手术及预后情况等数据。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或单因素方差分析和卡方检验或Fisher精确检验对比两组的差异。结果:128例(27.2%)患者为双侧CSDH。双侧CSDH组75岁以上患者的比例为37.5%,明显高于单侧CSDH组(P=0.001)。双侧CSDH患者更有可能表现为恶心、呕吐(P=0.019),并且GCS(Glasgow Coma Scale,格拉斯哥昏迷量表)评分9-12分的患者比例更高(10.9%vs 4.7%,P=0.013)。通过CT发现,相比于单侧CSDH组,双侧CSDH组有更小的平均最大血肿厚度(17.58±6.42mm vs 21.59±8.02mm,P<0.001)和中线移位程度(3.84±4.74 mm vs 9.50±5.09mm,P<0.001)。此外,双侧CSDH表现为均质型和分层型的比例明显高于单侧CSDH(75.8%vs 65.5%,P=0.033)。两组患者在治疗方法和总住院病死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双侧CSDH组由于脑疝所致的病死率明显高于单侧CSDH组(3.1%vs 0.3%,P=0.031)。80.2%的患者接受了钻孔引流术,并且绝大多数患者预后良好。虽然双侧CSDH患者有较高的不良预后发生率,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mRS(modified Rankin Scale,改良Rankin量表)评分3-6分:10.5%vs 5.1%,P=0.062)]。此外,两组患者在钻孔引流术后的血肿复和并发症方面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我们的研究表明,双侧CSDH约占CSDH的1/4,并且更易发生于75岁以上老年患者。相比于单侧CSDH患者,双侧CSDH患者更可能表现为头痛、恶心、呕吐等症状,有更低的GCS评分,头颅CT上表现为均质型和分层型血肿的比例较高,并且有着较小的血肿厚度和中线移位程度。钻孔引流术对双侧CSDH患者也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并且为防止神经功能恶化,双侧CSDH应考虑尽早采取手术治疗。绝大多数CSDH患者术后预后良好,两组患者术后血肿复发和并发症的发生相似。
其他文献
以正硅酸乙酯(TEOS)为硅源,硝酸铜(Cu(NO3)2&#183;3H2O)为铜源,通过在复合溶胶体系中引入干燥控制化学添加剂(DCCA)N,N-二甲基甲酰胺(DMF)进行原位共溶胶-凝胶,结合常压干燥工艺,制备出具有
为了研究保水剂对烟草产量及质量的影响,试验通过对烟草种植小区施用不同剂量的保水剂,结果表明:施用2.5~3.0kg/667m2的保水剂时,烟草的产量最高,并能提高烟叶的质量等级,效益
目的右美托咪定作为临床常用的镇静药物,其药效在人群中存在明显的个体差异性,这种个体差异可能导致治疗不足和副作用增加。遗传学因素是药物效应在人群中产生差异的重要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