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现代开放经济条件下,持续的汇率失调会影响一个国家经济的内部均衡和外部均衡,并影响一个国家经济的持续、稳定、健康的增长。自从2005年7月21日中国启动人民币汇率机制改革以来,人民币对美元表现出前所未有的涨势,截止到2012年底,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已累计升值24%以上。尽管如此,人民币升值预期仍然持续居高不下,特别是随着美国金融危机的发展和蔓延,世界经济陷入衰退,人民币汇率问题成为了全球关注的热点问题,尤其是美国国会经常指责中国利用人民币汇率进行“货币操纵”,从而引起美中贸易逆差扩大,导致美国失业增加,损害了美国的经济利益。美国指责中国汇率政策的理论依据是人民币实际汇率遭到严重低估。那么,人民币实际汇率是否大幅低估?人民币实际汇率失调对我国进出口影响有多大?则成为目前许多国内专家重点研究的课题。本文正是基于此背景,着重研究人民币实际汇率失调程度以及其对我国进出口贸易的关系,以期能为我国汇率政策以及经济发展政策提供一定的指导意义。本文基于国内外关于均衡汇率的相关研究,选择由Montiel提出的ERER改进模型,并结合中国实际情况,构建人民币均衡实际汇率模型,并利用单位根检验,协整分析,H—P滤波技术对人民币均衡实际汇率进行测算,研究人民币汇率是否失调,另外,以我国初级产品和工业制成品为例,分别建立SVAR模型,并在此基础上进行脉冲效应和方差分解分析,研究人民币实际汇率失调程度对初级产品和工业制成品进出口额的影响。通过实证研究,我们发现人民币实际汇率在20世纪以前存在大幅高估和大幅低估,但21世纪以后,人民币实际汇率失调程度小于10%,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开始接近均衡汇率水平;此外,人民币实际汇率失调程度对我国农产品、工业制成品的进出口额均具有一定的负面影响,所以,针对研究结果,我国应当继续积极地推行主动性、可控性、渐进性的原则来调整人民币汇率,逐步缩小人民币实际汇率失调程度,减小人民币实际汇率失调程度对我国进出口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