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生态安全评价研究

来源 :哈尔滨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36570928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资源枯竭、生态危机等问题严重威胁着人类健康,影响着城市发展与人们的生活。人类经济、社会活动对物质的急迫需求导致了资源环境的开发利用强度不断加大,致使生态环境遭受严重的人为干扰,并表现出急剧恶化的趋势。当前,城市复合生态系统遭到破坏,城市生态环境状况每况愈下,生态安全已经上升为全球性问题,城市生态安全的相关研究已经引起全球的关注,研究重点是对城市生态安全状况的定量分析。生态安全是可持续发展研究的基础,生态安全评价是生态安全研究的基础与核心内容,是对城市或区域生态安全水平定量化的认识。生态安全评价研究为生态城市建设提供数据支持,对城市健康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论文首先梳理了生态安全的研究成果,阐述了评价指标体系构建模型、生态安全评价的方法及空间可视化表达的方法。通过比较各种构建指标体系模型的优缺点,确定运用“压力-状态-响应”模型(以下简称“PSR模型”)构建哈尔滨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其次,基于PSR模型分析哈尔滨中心城区生态安全的影响因素,进而建立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并根据哈尔滨相关统计资料收集各评价指标的数据;然后,选择数学方法对哈尔滨生态安全状况进行评价,运用层次分析法(以下简称“AHP法”),确定城市生态安全评价指标的权重,运用综合指数法计算哈尔滨中心城区生态安全综合指数;最后,参照国家、行业标准,国内或国际公认值,类比标准和区域背景值等标准值,运用规范定量法,类比定量法和推算预测法确立哈尔滨生态安全的评价标准,用于确定哈尔滨生态安全评价的等级。论文运用GIS矢量化功能对哈尔滨中心城区各行政区进行空间分析,将生态安全评价结果进行空间可视化表达。最后基于生态安全评价结果,纵向比较分析2006-2011年哈尔滨生态安全变化趋势,并横向比较分析哈尔滨与其它9个副省级城市生态安全水平,找出哈尔滨中心城区及各行政区生态安全存在的问题,从空间、产业和社会层面提出提高哈尔滨生态安全水平的策略。论文探究城市生态环境的安全状况,试图通过城市规划手段解决城市生态问题,为保证城市健康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这对于城市总体规划的编制也具有一定的理论指导意义,同时对生态城市建设具有重大实践意义。
其他文献
在20世纪末开始,高校的建设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在校园中,图书馆往往作为重要的标志性建筑来设计和建造。但是,设计者和学校领导人高度关注的重点往往在于图书馆的选址、功能
文物是我国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为文物提供一个适宜的保存环境是博物馆建筑的主要功能之一。汉阳陵地下博物馆是我国文物保护展示建筑形式的新探索,博物馆首次大面积采用玻璃
城市规划经过科学地调查、研究、编制和组织论证,经过法定程序审批通过了。但是城市规划从纸上的蓝图变为现实的美景,必须依靠城市规划管理。因此,城市规划管理是实现城市规
目前在中国分布有众多的古道遗址,它们是中国历史文化发展的见证者和内涵的承载者,具有很高的历史人文价值、考古科研价值、自然生态价值等。蜀道作为穿越秦岭山系的古道,在中国
专业镇是小城镇发展的一种成功模式,是珠江三角洲地区注1小城镇发展的重要方向。专业镇如何实现长久并快速的发展是近年来社会比较关注的问题,同时也是近期珠三角小城镇建设
南头古城位于现深圳特区的西部,珠江出海口东岸,解放初期仍是深圳地区(时称宝安县)的政府所在地。据史志工作者的研究发现,东晋成和六年(公元331年)南头古城同时成为了当时的
从上个世纪工业革新开始,过速发展的城市化进程和工业化发展都使城市社会在经济进步的基础上产生了大量的污染问题。这就使得城市交通在协助城市化进程的基础上也带来了一系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