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资源枯竭、生态危机等问题严重威胁着人类健康,影响着城市发展与人们的生活。人类经济、社会活动对物质的急迫需求导致了资源环境的开发利用强度不断加大,致使生态环境遭受严重的人为干扰,并表现出急剧恶化的趋势。当前,城市复合生态系统遭到破坏,城市生态环境状况每况愈下,生态安全已经上升为全球性问题,城市生态安全的相关研究已经引起全球的关注,研究重点是对城市生态安全状况的定量分析。生态安全是可持续发展研究的基础,生态安全评价是生态安全研究的基础与核心内容,是对城市或区域生态安全水平定量化的认识。生态安全评价研究为生态城市建设提供数据支持,对城市健康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论文首先梳理了生态安全的研究成果,阐述了评价指标体系构建模型、生态安全评价的方法及空间可视化表达的方法。通过比较各种构建指标体系模型的优缺点,确定运用“压力-状态-响应”模型(以下简称“PSR模型”)构建哈尔滨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其次,基于PSR模型分析哈尔滨中心城区生态安全的影响因素,进而建立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并根据哈尔滨相关统计资料收集各评价指标的数据;然后,选择数学方法对哈尔滨生态安全状况进行评价,运用层次分析法(以下简称“AHP法”),确定城市生态安全评价指标的权重,运用综合指数法计算哈尔滨中心城区生态安全综合指数;最后,参照国家、行业标准,国内或国际公认值,类比标准和区域背景值等标准值,运用规范定量法,类比定量法和推算预测法确立哈尔滨生态安全的评价标准,用于确定哈尔滨生态安全评价的等级。论文运用GIS矢量化功能对哈尔滨中心城区各行政区进行空间分析,将生态安全评价结果进行空间可视化表达。最后基于生态安全评价结果,纵向比较分析2006-2011年哈尔滨生态安全变化趋势,并横向比较分析哈尔滨与其它9个副省级城市生态安全水平,找出哈尔滨中心城区及各行政区生态安全存在的问题,从空间、产业和社会层面提出提高哈尔滨生态安全水平的策略。论文探究城市生态环境的安全状况,试图通过城市规划手段解决城市生态问题,为保证城市健康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这对于城市总体规划的编制也具有一定的理论指导意义,同时对生态城市建设具有重大实践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