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分析影响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onatal necrotizing enterocolitis,NEC)预后的危险因素,为临床判断病情轻重及改善预后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我院2009年1月-2011年1月诊断的365例NEC患儿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在出院≥3月后随访患儿生长发育情况。根据转归不同分为治愈组和病死组,根据Bell分期分为NECⅠ期、NECⅡ期和NECⅢ期,单因素分析与病死有关的高危因素,再将其结果代入Logistic回归方程进行多因素分析,确定与NEC预后有关的主要危险因素。结果:365例NEC患儿,排除失访77例患儿后,有效病例288例(随访率78.9% ),男女比例为1.4:1。平均出生体重为2774.67±725.15g,早产儿91例(占31.6%),足月儿190例(占66.0%),过期产儿7例(占2.4%);根据Bell分期Ⅰ期209例,Ⅱ期47例,Ⅲ期32例,治愈240例(占83.3%),病死48例(占16.7%),病死率16.7%(48/288),Ⅱ期47例患儿中,病死12例,其中有11例为放弃治疗患儿,Ⅲ期病死率最高,病死率占81.2%(26/32)。单因素分析发现影响NEC预后的高危因素有:呼吸衰竭、循环衰竭、败血症、肝功能损害、肾功能损害、肠穿孔或腹膜炎、低钠血症、高乳酸血症、WBC≤5或≥20×109/L、CRP≥8g/L、血小板减少、输血治疗、腹胀、肠鸣音减弱或消失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腹部X线表现Ⅰ期213例、Ⅱ期22例、Ⅲ期22例,在确诊NEC患儿中,X线出现Ⅱ期表现27.8%(22/79),出现Ⅲ期表现27.8%(22/79),χ2=102.36,P<0.001。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呼吸衰竭、肾功能损害、肠穿孔或腹膜炎、WBC≤5或≥20×109/L、血小板减少、肠鸣音减弱或消失是影响NEC病死的主要危险因素。结论:NEC患儿并发呼吸衰竭、肾功能损害、肠穿孔或腹膜炎、WBC≤5或≥20×109/L、血小板减少、肠鸣音减弱或消失是影响其预后的主要危险因素,避免这些危险因素,有效的预防和治疗NEC的各种合并症,有助于控制NEC病情进展,降低病死率,改善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