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既有建筑地基灌浆加固技术应用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_123_4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既有建筑的加固工程也越来越多。既有建筑的加固包括地基、基础、上部结构及多部位联合等加固形式。因地质条件不同,地基加固也各不相同。本文以包头市某换热站地基灌浆加固工程为背景,重点研究既有建筑地基灌浆加固的技术应用。本工程建筑物室内装有两台换热机组及其配套设备,导致无工作面,因此只能在室外灌浆。建筑物东南角墙体损坏较重,地基土大部分由杂填土回填,土体强度低、压缩性高、孔隙大且换热站管道漏水,由于水和土联合作用,引起建筑物产生不均匀沉降,使上部结构发生破坏。针对以上地基质量问题,本文按照灌浆工程技术分析、室内试验研究、原位试验研究、灌浆施工应用的技术路线,提出加固方案,并进行灌浆试验和原位灌浆试验,根据试验结果,进行加固处理。灌浆试验和原位灌浆试验主要研究以水泥、水玻璃材料为主的单一浆液及混合浆液的工作性能。分别从浆液的初凝时间、浆液固结体强度、浆液的扩散效果等角度进行分析。试验结果表明,水泥浆液与其他材料比具有固结体强度高、初凝时间长、扩散效果明显、经济性好、环保、安全可靠等特点,同时确定了灌浆孔布置半径、灌浆压力值、灌浆工艺、浆液配比等灌浆技术参数,为地基加固施工做好了准备。在浆液渗流较好的情况下,为保证加固结果浆液的水灰比定为0.7:1,此时固结体强度较高。施工结束后利用原位钻孔取样和沉降观测两种检测方法,对灌浆的效果进行了分析和评价。试样表明水泥浆液渗透到周围土体后形成较明显的水泥土固结体,并具有较高强度。同时沉降观测的结果说明换热站的沉降已经稳定,表明水泥浆液在地基中的扩散效果较理想。本次加固提高了地基承载力,满足了结构要求,延长了换热站使用年限,并为本地区既有建筑及类似地质条件的地基灌浆加固提供了参考依据。
其他文献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水利工程已经成为了城市建设当中的重点项目。其中运河的建设是相当重要的,可以为城市的水道流通提供良好的条件,同时还可以对整体的环境进行不
现代企业的竞争环境变得日益动态、复杂、难以预测,目前企业进行企业竞争战略选择的时候仍存在很大的随意性,缺乏系统的思路和科学的方法,容易造成战略选择的失误,在发展中处于被
特种设备指涉及生命安全、危险性较大的设备,在经济发展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是重要的基础性设备。经过多年的研究,我国对特种设备的安全管理已有了大幅度的提高,但是特种设备安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软实力是衡量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不言而喻的极端重要性使得世界大国纷纷把加强文化建设提到国家战略的高度。十八大以来
拉索的高强度、轻质量使其成为高效的结构构造之一,然而拉索是柔性的且固有频率很低。因此,在外部作用力和支座移动下,拉索极易产生大幅度的振动,如尾流驰振、参数共振、涡激共
水泥基灌浆材料是由水泥、集料、外加剂和矿物掺合料等原材料,经混合生产而成的具有合理级配的干混料。国内水泥基灌浆材料各种组分对灌浆材料的性能影响缺乏系统研究,因此本文
微型超级电容器是一种具有储能密度高、放电功率大、循环寿命长、体积小、充电速度快、可靠性好、污染小等特点的新型储能器件,是信息、电子、仪表、能源、交通和国防安全等领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为突破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瓶颈和国家禁止地方政府债务融资的法律障碍,一些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式的公司陆续出现。尤其近年来
目的评价13N-ammonia PET (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腺苷负荷/静息MPI(myocardial perfusion imaging,心肌灌注显像)与冠状动脉(简称冠脉)CTA(computed tomographic angiogra
随着人类能源危机的日益严重和人类对环境保护的重视,各种新能源技术如风力发电、太阳能发电、潮汐发电等取得了长足的进步。这其中,尤以风力发电技术最为成熟。风能是一种可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