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时代,知识形态和技术创新方式不断发生变化,企业的创新能力面临巨大挑战。为了降低交易风险和节省经营成本,企业与其他创新主体之间结成相对稳定的网络关系来应对环境变化和竞争,以跨组织边界多智能体协作为特征的协同创新模式开始逐步取代传统创新模式。企业通过充分利用协同创新网络环境中的外部知识,增强研发过程的可控度、实现资源优势互补,进一步提高创新绩效。然而,尽管协同创新网络可以帮助企业提高创新能力,获得创新成果,但现实情境中协同创新最后却往往以失败而告终。究其原因主要是,现有管理理论和传统资源基础理论等无法有效解释企业如何在有限资源下持续成长,用资源禀赋来推断未来的发展趋势非常片面,这很大程度上忽视了企业及其管理者的主观能动性和管理智慧。企业是不断成长的,意味着企业资源也在不断变化,而随着创新环境的快速变化,企业的战略目标也会随之调整,因此企业不能仅仅停留在对静态资源的认识,要结合自身成长过程适时调整相应措施来优化协同创新中的内外部资源配置,从而提高创新能力和创新绩效,这已然成为当前管理者们主要关心的问题之一。本文首先从现实背景和理论背景的探究中挖掘出研究问题,概述其研究意义和研究目的,形成本文的技术路线。通过对协同创新、资源基础和企业成长等研究文献的梳理以及理论分析,结合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和东方汽轮机有限公司两个典型案例的探索性研究,提出协同创新网络在影响企业创新的作用机制中的直接效应、中介效应、调节效应以及与企业成长之间关系等方面的研究假设,具体围绕:(1)协同创新过程中资源配置发挥着怎样的作用?(2)企业成长过程中,协同创新的影响趋势如何变化?(3)协同创新网络对企业创新的影响在企业成长的不同阶段中是否呈现差异化且是否有规律可循?这三个问题来构建本文的理论模型。针对研究设计和理论模型,本文规范确定研究变量、编制量表,并进行企业访谈和调研问卷发放,最终通过预调研和正式调研共计形成499份问卷。采用SPSS等软件对各个变量进行探索性因子分析、量表信度分析等。在数据经过可靠性检验后,运用回归模型进行实证分析,分别对自变量和因变量的直接效应、中介变量的中介效应以及调节变量的调节效应进行了检验,得到以下主要研究结论:(1)协同创新网络的本质是汲取资源的有效渠道。实证结果表明,“企业-企业”协同创新、“企业-政府”协同创新和“产学研”协同创新等三种不同类型的协同创新网络本质上是通过其蕴含的不同资源从而提升企业创新绩效;(2)资源配置是协同创新网络促进企业创新的重要路径。本文通过结构方程法进行数据建模发现,协同创新网络在提升企业创新绩效的机制中,资源配置起到了显著的中介作用。其中,资源配置在“企业-企业”协同创新网络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中起到了完全中介作用;资源配置在“企业-政府”协同创新网络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中起到了完全中介作用;资源配置在“产学研”协同创新网络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中起到了部分中介作用;(3)企业生命周期在协同创新创新网络对企业创新绩效的作用机制中发挥着重要的调节作用。通过信度与效度检验、相关性分析以及多元回归分析,实证结果表明,企业生命周期在三种不同的协同创新网络与企业创新绩效之间存在显著的负向调节作用。同时,企业成长的不同阶段,由于自身资源的不同,协同创新网络的三种类型分别在企业的初创期、成长期和成熟期起着不同程度的影响作用且存在一定的规律性;(4)协同创新网络与企业成长之间存在良性循环关系。企业在成长过程中,自身的资源会不断积累,创新能力不断增强,为了开展持续性创新活动,对协同创新伙伴的选择会不断变化,导致协同创新网络的结构随之演化。另一方面,协同创新网络通过资源配置又能显著提升企业创新绩效,从而加速企业成长,二者之间相互促进、相互影响,存在着良性循环关系。本文系统分析、实证研究了资源配置视角下协同创新网络对企业创新的作用机制,阐明了协同创新和企业成长之间的关系,对理论的贡献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1)解析了协同创新网络的资源本质,引入资源配置为中介变量探究了协同创新不同类型对企业创新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企业灵活配置和协调利用创新网络中各个主体间的关系、资源、技能和创新活动的重要性;(2)探究了企业生命周期对协同创新网络作用机制的调节效应,丰富了资源配置视角下协同创新的研究思路,完善和补充了协同创新的管理研究体系;(3)探究了协同创新网络在企业成长的不同阶段作用程度的差异,深化了企业生命周期对协同创新网络的影响机理。同时,企业从初创到逐渐成长,自身的资源在不断变化,因此企业战略目标也会随之变化,这一观点拓宽了协同创新网络与企业创新的研究视角。企业创新的研究必须要结合企业的成长,因为企业的发展是动态的而非静态不变的;(4)探究了协同创新网络与企业成长二者之间的关系,这一研究结论延伸了已有协同创新理论和企业成长理论研究的纵深度,证明了协同创新网络与企业成长之间存在良性循环的关系,为企业科学地管理协同创新网络提供了新的管理思维和实践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