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窄谱中波紫外线(UVB)照射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单独采用窄谱UVB照射治疗寻常型银屑病72例,隔日1次,共20次,在光疗前、光疗10次、光疗20次分别评价银屑病的面积和严重指数(PASI),计算有效率,记录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观察其中20例寻常型银屑病在光疗过程中皮损的组织病理改变以及用免疫组化法观察皮损Ki-67及CD3的表达情况。应用SPSS12.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①临床疗效:随着光疗次数的增加,皮损PASI评分值逐渐下降,光疗10次皮损的PASI评分与治疗前相比即有显著差异(P<0.001),照射20次后绝大部分患者皮损完全消退,有效率达91.7%,点滴状与斑块状比较,前者疗效更好。②光疗中无1例患者因不良反应终止治疗,未出现光毒反应,有27.8%的患者(20/72)在治疗中出现不同程度的皮肤干燥、瘙痒,所有患者在照射8~15次后照射部位均出现轻至中度色素沉着,光疗结束后2~3个月,皮色即可逐渐恢复至正常。③光疗前寻常型银屑病组织病理显示:明显角化过度伴角化不全,棘细胞层明显增厚,真皮乳头及浅层大量淋巴细胞为主的炎细胞浸润,随着皮损改善,组织病理发生明显改变,光疗10次时组织病理显示:角化过度、角化不全较光疗前减轻,棘细胞层变薄,淋巴细胞浸润减少;光疗20次时组织病理接近正常组织。④正常皮肤组织Ki-67表达于基底层和棘层,呈弱阳性表达;寻常型银屑病光疗前Ki-67在基底层、棘层、颗粒层均有表达,且呈强阳性表达,均为深棕色核染色,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随着光疗次数增多,皮损的改善,Ki-67表达逐渐减少,光疗10次时Ki-67在棘细胞层表达减少,与光疗前比较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01),20次时Ki-67表达接近正常皮肤。⑤正常皮肤组织真皮浅层CD3无或少量表达。光疗前寻常型银屑病CD3在真皮浅层T淋巴细胞膜上有大量表达,为深棕色,随着光疗次数增多,皮损的改善,CD3表达逐渐减少,光疗10次时CD3表达明显减少,与光疗前比较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01),20次时接近正常皮肤。结论:窄谱UVB治疗寻常型银屑病不论是临床,还是组织病理上均获得改善,它可抑制角质形成细胞增殖,减少淋巴细胞的浸润,减轻局部的炎症反应,疗效可靠,不良反应少,患者接受程度高,可以作为该病临床治疗的常规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