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世纪末,前美联储主席格林斯潘在英格兰银行的会议上提出资产价格泡沫已经成为中央银行面临的新挑战,由此引发了学术界对货币政策的资产价格传导渠道的热烈讨论。由于房地产具有消费和投资双重属性,其价格的波动对国民经济和金融系统的影响要远大于其他资产,美国次贷危机、迪拜神话的破灭都是由于房地产市场问题引发的金融动荡。因此,货币政策的房地产价格传导机制成为了货币政策理论关注的重点之一。 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房地产已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然而学术届围绕房地产是否存在泡沫的激烈讨论也从未停止。2014年以来,我国房价出现大面积持续下跌,引发了人们对地产泡沫破灭的恐慌。在此经济背景之下,本文希望从理论和实证两个层面验证货币政策经由房地产价格作用于实体经济的机制,并找出该作用机制的纵向趋势特征及在不同市场环境下的横向特征,意图为中央银行避免房价硬着陆冲击国民经济及金融稳定提供有力的政策依据。 本文首先分析了货币政策影响房价和房价影响实体经济的理论存在性,其中包括利率政策、存款准备金政策和公开市场操作在内的传统货币政策都会对房价产生影响,而房价主要通过财富效应、挤占效应和预期效应影响消费,通过预期效应、托宾Q效应和企业资产负债表效应影响投资;其次,本文运用相关系数、对数线性回归分析和格兰杰因果检验等计量方法证实了货币政策影响房价和房价影响实体经济的途径都是畅通的,从而货币政策房地产价格传导途径在我国经济中是存在的;最后,本文用滚动回归和分位数回归的方法分析了该传导机制的趋势特征和在不同市场环境中的表现情况,检验结果表明货币政策对房价的调控作用随时间减弱,特别在房价处于极端情况时,货币政策对房价的影响非常微弱,而房价对实体经济的影响则与日俱增。因此,货币政策的房地产价格传导途径无论在理论还是在我国经济现实中都是成立的,但房地产业的快速发展也对传统货币政策调控房价的能力提出了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