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逐渐建立了符合国情的民族教育发展制度,在少数民族教育事业发展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我国朝鲜族十分重视教育,延边朝鲜族自治州(简称"延边州")作为全国唯一的朝鲜族区域自治的地区,素有"教育之乡"的美誉。多年来,在党和国家民族政策的关心和支持下,延边州民族教育事业得到优先发展,已经建立起了从幼儿园到高中,再到大学的比较完备的民族教育体系。但是,随着近些年来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有越来越多的朝鲜族参与到全国各地的经济社会事业建设之中,朝鲜族家庭也逐渐意识到提高汉语水平的重要性,因此越来越多的家长将孩子送到汉族学校学习。朝鲜族小学生择汉校问题直接影响到朝鲜族语言文字的推广,不利于朝鲜族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弘扬,对保护我国多民族文化优良传统起到了负面作用。延边州是我国朝鲜族民风民俗保护最为完好的地区,如果不能有效解决越来越多的朝鲜族小学生择汉校问题,延边州民族教育的发展优势将很快消失殆尽。由于目前对国内朝鲜族小学生"择汉校"问题的研究尚处于初步探索阶段,存在着研究成果相对零散、系统化成果缺失、相关概念界定不清等问题,所以对其研究具有十分的必要性。为了研究好延边州朝鲜族小学生择汉族问题,笔者选取了延吉、龙井、图们三个延边州所辖县级市中的10所汉族小学,对2013~2015年小学一年级朝鲜族学生所占比例进行了数据调查,归纳出朝鲜族小学生择汉校的特点,并在此基础上从增强民族意识、引导民族教育、优化资源配置、丰富办学形式等方面提出了合理化建议,以期改善朝鲜族小学校的生源流失、教师队伍建设等问题,这将有利于朝鲜族民族教育的深化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