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对冠状动脉搭桥术患者麻醉诱导期间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来源 :青岛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eyxi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观察麻醉诱导前10 min持续输注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对非心肺转流冠状动脉搭桥术患者麻醉诱导期间血流动力学及心肌氧耗的影响,来探讨右美托咪定的较优负荷量。方法选择拟行非心肺转流冠状动脉搭桥术患者75例,男54例,女21例,年龄4570岁,体重5580 kg,BMI 18.524.5 kg/m2,左室射血分数均≥45%,ASAⅡ或Ⅲ级,NYHA心功能分级Ⅱ或Ⅲ级,无窦性心动过缓(心率<50次/分)或Ⅱ度以上房室传导阻滞,无严重的系统性疾病(肝、肾功能不全或严重的呼吸系统疾病),及麻醉药物过敏史。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以下三组:右美托咪定0.3μg/kg组(D3组),右美托咪定0.6μg/kg组(D6组),右美托咪定0.9μg/kg组(D9组)。D3组、D6组和D9组分别在麻醉诱导前10 min静脉泵注右美托咪定0.3、0.6、0.9μg/kg(以生理盐水稀释至10 ml),泵注时间为10 min。麻醉诱导:依次静脉注射利多卡因1.5 mg/kg、咪达唑仑0.08 mg/kg、舒芬太尼0.6μg/kg,药物输注时间为35 min,当BIS值≤75时,静脉注射维库溴铵0.12 mg/kg,面罩加压吸氧3 min,当BIS值≤55时,行气管插管后开始机械通气,若BIS值≥60,静脉注射丙泊酚0.51.0 mg/kg。机械通气参数设置:潮气量810 ml/kg,吸呼比为1:2,呼吸频率1012次/分,并维持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在3035 mm Hg 1.记录患者麻醉前一般情况(性别,年龄,体重,BMI,搭桥数目,以及左室射血分数)2.记录三组患者:右美托咪定输注前(T0)、输注5 min(T1)、输注完毕(T2)、气管插前即刻(T3)、气管插管后1 min(T4)、3 min(T5)、5 min(T6)时的HR、SBP、DBP,并计算各时点心率收缩压乘积(RPP)。3.记录自右美托咪定输注开始至气管插管后5 min的低血压、高血压、心动过缓和呼吸抑制等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与T0时比较,T1T6时D6组和D9组HR明显减慢(P<0.05),T2T6时D6组和D9组RPP明显减少(P<0.05),T1时D9组SBP、DBP明显升高(P<0.05),T3时三组SBP、DBP均明显降低(P<0.05),T4时D3组HR明显增快,RPP明显增加(P<0.05)。与T3时比较,T4和T5时D3组HR明显增快,SBP、DBP明显升高,RPP明显增加(P<0.05)。与D3组比较,D6组和D9组T3时SBP、DBP明显升高(P<0.05),T4时HR明显减慢,RPP明显减少(P<0.05)。与D3组比较,D6组和D9组低血压发生明显减少,D9组高血压,心动过缓和呼吸抑制发生明显增多(P<0.05)。与D6组比较,D9组高血压、心动过缓和呼吸抑制发生明显增多(P<0.05)。结论与0.3μg/kg和0.9μg/kg的负荷量比较,麻醉诱导前10 min静脉输注右美托咪定0.6μg/kg更有助于稳定非心肺转流冠状动脉搭桥术患者麻醉诱导期间的血流动力学,有利于维持心肌氧供需的平衡。
其他文献
在生活中许多重要的问题都涉及到选取一个最好的目标,或者为达到这个目标而选择某些参数、确定某些值,这些问题都可以归结为最优化问题.本文主要研究了分式规划和非凸二次规
介绍了Rendezvous技术,它是基于IP协议的零配置联网使用的开放协议,Rendezvous由互联网工程特别工作组(IETF)的一个部门(零配置工作组)开发的,采用了零配置解决方案后,用户联
建设学习型企业,是实现从传统基础网络运营商向现代综合信息服务提供商转变的重要保证。无论是业务与服务、网络与技术,还是组织与人力等方方面面,要实现转型就离不开学习。只有
推广电信服务,要从为客户创造价值出发,从用心服务做起。
近年来,以软交换为核心的下一代网络一直是研究的热点,不仅设备制造商投入大量的金钱和人力研发设备,而且电信运营商也开展大量的测试和实验,用来验证设备的稳定性、协议的标准化
虽然我国芯片进口额高达2271亿美元,并不断增长,但是国产芯片企业却遭遇瓶颈。虽然龙芯,飞腾,海思等芯片设计企业在行业市场竞争中以初露头角,但是仍面临国内芯片产业发展较晚导致技术劣势初现,产业更新速度快,国产企业相互信任机制没有成型等不利因素。基于此本文试图以y芯片企业为研究对象,提出适合企业发展的战略。本论文引入了y芯片企业作为案例,对y芯片企业所处的内外部环境进行分析,根据企业的定位和现有的优
目的对喜炎平治疗小儿呼吸道感染的疗效进行分析。方法本院2009年11月到2010年11月期间儿科250例上呼吸道感染。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进行治疗,观察组给予喜炎平静脉滴注,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