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磷酸钒钠(1 C=117mAh/g)具有NASICON型结构,此结构不仅有利于钠离子的快速迁移,而且在钠离子脱嵌过程中的体积形变较小,主体框架机构保持不变。但是由于自身结构的原因导致电子电导率有限。本文通过优化合成工艺、改变颗粒形貌、掺杂等方法来提高电化学性能,对Na3V2(PO4)3(NVP)正极材料结构、微观形貌和电化学性能进行了系统的研究。采用水热辅助凝胶法合成Na3V2(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磷酸钒钠(1 C=117mAh/g)具有NASICON型结构,此结构不仅有利于钠离子的快速迁移,而且在钠离子脱嵌过程中的体积形变较小,主体框架机构保持不变。但是由于自身结构的原因导致电子电导率有限。本文通过优化合成工艺、改变颗粒形貌、掺杂等方法来提高电化学性能,对Na3V2(PO4)3(NVP)正极材料结构、微观形貌和电化学性能进行了系统的研究。采用水热辅助凝胶法合成Na3V2(PO4)3/C正极材料。确定水热温度190℃,水热时间40 h,抗坏血酸含量NVP:C=1:1.75,NaOH用量NVP:NaOH=1:1.2时为最佳反应条件。水热法的辅助,有利于细化颗粒,提高材料的比表面积,优化的Na3V2(PO4)3在0.2 C、放电比容量为105.6 mAh/g。首次利用聚苯乙烯微球为模板剂制备了多孔结构的Na3V2(PO4)3/C正极材料。研究了模板剂添加顺序、添加量对NVP结构、形貌和电化学性能的影响,VNVP前驱体溶液:VPS=1:3时,样品具有92 mAh/g的放电比容量,在500次长循环后,容量保持率为94.48%。适量的模板剂增加活性物质颗粒间以及活性物质与电解液之间的接触,均匀包覆在正极活性物质表面,提高材料的电导率。对Na3-xMxV2(PO4)3/C(M=Li、K)进行了探究。K离子作为具有功能性的支撑离子可以缓解脱嵌过程中的形变压力,Na2.9K0.1V2(PO4)3/C样品在0.2 C下首次放电比容量为107.7 mAh/g,而适当的Li离子掺杂有助于减小颗粒尺寸,激活Na(2)位活性。Na2.8Li0.2V2(PO4)3/C电极在0.2 C的放电比容量为106.9 mAh/g,在500次循环后容量保持率为99.82%,即使在20 C高倍率下,放电比容量仍然保持在102.0 mAh/g。采用水热辅助凝胶法制备了 Na3V2(PO4)3/CN-x正极材料,适量的N元素掺杂可以增多C层的缺陷,降低了电荷转移电阻,提高电子电导率。N源加入量nC3N6H6:nNVP=2时,放电比容量为111.4mAh/g,在经历不同倍率(0.2 C-20 C)70次循环后,倍率降回到0.2 C,NVP/CN-2的放电容量可以恢复111.2 mAh/g。
其他文献
近日,市场盛传有"混改样本"之称的十强地产企业绿地集团(下称"绿地")正在揭开二次混改神秘面纱。消息称,收购方大概率是万科+诚通组成的国企改革基金,或者是中海和其他投资者组成的投资人。相关人士透露,绿地将出售不超过17.5%的公司部分股份,完成公司的股权架构的重大变更,但是并不影响绿地后续的正常经营。然而,1月21日,绿地控股董事长、总裁张玉良否认了上述传言,称绿地控股在进行二次混改,绝非"
沥青加铺面层是我国旧水泥混凝土路面最为常用的修复改造方案,层间粘结性能的优劣对白加黑路面的使用寿命有着十分显著的影响。由于我国目前路面设计对原路面的处理方案和粘结层的相关设计条款都过于简单,且层间接触为应力和位移完全连续的假定与实际白加黑路面的层间状态不一致,导致白加黑路面的设计无法有效反映结构的实际性能。本研究基于自主研发的“沥青混合料颗粒剪切分析系统”和压力胶片技术开展白加黑路面的层间剪切和拉
随着社会发展,金属冶炼和电镀等行业的需求增大,致使排放的废水中铜含量激增。Cu2+具有较高的溶解性和毒性,且易与土壤中有机物络合,危及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目前,处理工业废水中Cu2+的主要方法有吸附法、离子交换法和化学沉淀法等。其中,施氏矿物吸附是常用方法之一。施氏矿物来源于酸性矿山废水,属于次生羟基硫酸铁矿物,但需调节废水pH值,并需24h预先化学合成。存在处理周期长、吸附效果不理想等问题。为此
随着城市化建设发展,将建筑废弃混凝土块制成再生骨料,具有绿色环保的社会价值。可是再生骨料混凝土内部孔隙较大,强度较低,为了弥补再生骨料混凝土受力性能的缺点,通过把再生骨料混凝土、玻璃纤维复合材料GFRP以及。型钢等材料进行组合,形成一种新型的GFRP管型钢再生混凝土组合柱。由于GFRP管耐腐蚀性好、抗拉强度高,不仅能有效保护核心混凝土和型钢,也能为核心的再生混凝土提供约束,让再生混凝土因三向受力而
传统的硝化反硝化除氮技术能耗大、投资运行费用高、污泥产量大等缺点极大地阻碍了其实际应用。同时,传统的硝化-反硝化工艺在处理老龄渗滤液过程中往往效率较低,这是由于老龄垃圾渗滤液中有机碳不足以完全反硝化。CANON工艺无须添加有机碳源和节省50%耗碱量、62.5%耗氧量,脱氮途径短。然而,CANON工艺理论上只能去除89%的氮素并且产生11%的硝氮,且实际垃圾渗滤液中含有不同基质浓度的有机碳源。而同步
随着国民经济飞速增长,冶金行业发展迅速。据最新数据统计,我国钢产量已位居全球之首,钢铁产能快速提升的同时也产生了大量冶金固废-钢渣。近些年来,尽管国家在冶金固废资源再利用上投入甚巨,但受限于钢渣处理工艺和成本,我国钢渣综合利用率仅为29%,相较于发达国家差距巨大。大量堆置的钢渣既占用土地资源,且严重污染环境。已有的研究资料表明,钢渣具有潜在的胶凝性、强度高,但存在遇水膨胀问题。另外,随着国家环保政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坚持新发展理念,强调绿色发展,推动高质量发展。长期以来,天然河砂(RS)被用作细骨料来制作混凝土。然而,RS的过度开采也给环境带来了一定的破坏,由于可持续性的要求,RS的补充每年都在减少。解决RS短缺的问题,建议通过机械破碎原始岩石或建筑垃圾产生的机制砂(MS)代替RS。但是据报道,大多数的MS混凝土的强度较高,但延展性较低。为了促进MS在混凝土中的应用,考虑到组合结构的优益性,
目前我国正逐步推进城镇化和工业化的进程,所进行的一系列工程建设不可避免地会带来环境影响问题,比如日益引人关注的环境振动问题。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环境振动振源主要是交通、建筑施工和动力机器等,所引起的振动大多数以低频段为主。如今人们对交通线路中的振动问题研究的较多,但相对忽视了冲击荷载的振动问题,桩基础沉桩施工、锻锤锻打作业、强夯法地基处理、隧道土石方或基坑工程爆破等情况下产生的冲击荷载往往会对邻近的
透水混凝土作为一种新型生态型混凝土,不仅能有效解决城市内涝问题,缓解城市排水系统压力,还能改善城市“热岛效应”,是建设“海绵城市”重要物质基础,在城市道路中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结合工业固废绿色建材资源化,将钢渣作透水混凝土骨料,不仅合理地利用资源,变废为宝,还解决了因钢渣大量堆积,占用大量土地和污染环境的难题。钢渣透水混凝土路用性能较普通混凝土低,且透水混凝土自身并不能对自然降水进行有效积存与充分
近几年来,生产和生活中多智能体的应用场合越来越多,控制系统也变得越来越复杂,人们对智能体本身的资源、计算、通讯能力有了更高的要求。为了降低多智能体系统的通信资源损耗,对基于事件触发控制的多智能体系统一致性的研究具有很大的实际意义。针对一般线性多智能体系统,提出了一种基于事件触发控制的分布式控制策略。主要利用预测状态的思想设计了事件触发条件以及事件触发控制器,该控制器可以使系统中的智能体在有限次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