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全面描述了机械行业的特点、信息化的内容、实现企业信息化的动力、信息化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等。机械制造业是典型的离散制造业,企业的生产类型、生产批量、生产组织方式都存在很大的的区别,在选择信息化软件(如ERP)时要按这些不同的管理特征去寻找满足企业需求的软件。虽然机械制造业企业信息化建设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如CAD应用基本普及;管理信息化水平得到提高;应用MRP Ⅱ/ERP较成功的企业,取得明显的效益;CIMS应用在部分企业取得成效;生产管理与过程控制自动化程度有所提高等等,但却存在许多问题,如对待企业信息化认识不足;大部分机械企业实施信息化的面不够广、程度不深,信息化的作用和效益还不够明显;市场信息化环境不够完善;行业基础设施建设不到位,对信息化软硬件技术的投入不足;信息化人才严重缺乏,尤其是那些既懂信息化,又懂专业的管理人员。此外,有些企业人员的素质很低也是阻碍企业信息化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等等。本文认为,以上问题是由于缺乏对企业信息化的环境问题进行系统而认真的研究造成的,鉴于此,本文对企业信息化的三种环境:即市场环境、技术环境和人文环境进行了详尽的研究。论文重点对行业企业信息化过程中最重要的因素-“人”的因素以及作为企业信息化的职业化代表--企业信息主管(CIO)在信息化过程中的作用、主要职责和素质要求进行了深刻的分析。市场环境方面:在国际上,以美国、日本和以德国为代表的欧盟等西方发达国家。在开发信息尖端技术方面的科技投入继续加大,在信息技术和信息化领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在全球信息化发展中保持了明显的战略优势。我国经过二十多年的信息化历程,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进展,信息技术得到广泛应用,信息产业持续快速增长,信息立法、标准、培训等基础性工作也不断得到加强。虽然我国信息化建设取得了许多重要进展,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然存在较大差距。中国的信息技术综合竞争力在世界上的排名仅位列第43位。我国整个国民经济的信息化水平滞后,经济技术水平还比较低,企业信息化建设发展很不平衡,缺乏一个相互促进、良性循环的大背景。因此,必须加强企业信息化的市场环境研究和分析,跟踪国际信息化的最新成果,同时通过政府信息化推动社会信息化的发展,加快电子政务的建设,健全信息化方面的法制法规和行业标准化环境,为企业提供一个适宜而宽松的内外环境。 技术环境方面:本文认为机械行业企业信J息化的技术环境主要有: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基础设施技术,包括计算机网络技术、数据库技术和网络安全技术等;企业信息化建设的集成技术,包括CAD/以PP/CAM/PDM等;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应用系统技术,包括MIS、ERP(企业资源计划);企业信息化建设中的企业间协作技术,包括CRM(客户关系管理)、SCM(供应链管理)、EC(电子商务)等。在对以上技术的内容和作用进行了详细描述的同时一,提出了在采用这些关键技术时需要注意的问题等。 人文环境方面:企业的人文环境是机械制造业企业信息化成功的重要环境,也是本文论述的重点之一。一切从实际出发,首先是从人的实际出发。过分强调技术的先进性而忽视人的作用可能将信J自、化引入”技术“的陷阱(这也是我国科技产业化程度不高的一个重要因素)。科技以人为本,一切从方便人的掌握和应用开始,应该成为信息化工作的一条基本出发点。国内外诸多成功实施信息、化的企业证明,企业信息化系统应该是一个能激发人的创造力和积极性的系统,成功的信,gl、化建设离不开“以人为本“思想的深入贯彻,人本管理是企业实施信息化建设成功的关键。本文对人本管理的内容和如何进行人本管理给予了充分的论述,并提出信息、化建设中的瓶颈问题是人才问题,而解决人才瓶颈问题的出路在于:实行信息化全员培训和建立企业信息主管(Chief工nformation offiCer,CIO或称为企业信息管理师)制度。本文同时分析了CIO的主要职责以及CIO所需的素质与能力要求。 最后,通过两个机械制造企业信息化案例:湖南长沙三一集团和广东省佛山水泵厂有限公司的信息化,对行业信启北的实施过程进行了具体的说明,并对案例进行了认真的分析,以实例强调了人文因素在企业信息、化过程中的关键作用。同时认识到行业信息化任务的艰巨性,但信息化建设对机械行业的振兴具有生死故关的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