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信息公共获取行政问责研究

来源 :湘潭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chouya8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透明、责任、法制政府建设的推进,公众法律意识和知情权意识不断提高,我国政府信息公共获取随之取得了一定的进展;由于缺乏相应的监督评价措施,政府公开信息的行为无法受到监督和约束,致使政府信息公共获取的成效得不到保证。因此,就要通过建立科学、合理、高效的监督问责机制,切实有效地对信息获取权力的运行进行监督问责,确保信息获取权力的运作符合公众信息利益的最大化诉求,提升公众对政府的信任度。以往对行政问责制的研究主要从政治学、行政学等学科视角集中对问责制的概念、构成要素、理论基础、完善路径等问题进行研究。本文从政府信息公开的视角对行政问责展开探讨。文章认为政府信息公共获取作为一项监督制度与责任追究制度,行政问责应贯彻于政府信息公共获取过程的始终。建设透明政府、责任政府、法治政府,提高政府执政力与公信力,保证社会公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要求推行并强化政府信息公共获取的行政问责。同时,现代文件管理理论和人民主权学说为政府信息公共获取行政问责提供了理论基础,现行的法律制度保障、丰富的实践经验及广泛的社会公众基础使得政府信息公共获取行政问责成为可能。当前我国政府信息公共获取缺乏问责意识,缺失问责机构,问责主体单一,问责立法滞后。基于对目前我国政府信息公共获取的障碍及原因的分析得出:欲完善政府信息公共获取行政问责,应该本着权责一致、平等、公开透明、救济及依法问责等原则着力提高问责意识,建立健全问责法律制度,强化异体问责,确立多元化问责机制,完善配套制度。
其他文献
第一部分:绪论;包括选题依据、价值、国内外研究现状、具体使用的研究方法,以及对于文中出现的核心概念的厘定。  第二部分:理论依据;从UGC的巨大优势出发,正视如今档案文化宣传
[目的 /意义]运用文本分析与可视化等方法绘制基本科学指标数据库(Essential Science Indicators,简称ESI)研究前沿的科学全景图谱,在此基础上绘制全球研究前沿视野下的纳米
“竞争力影响因素”作为竞争情报研究中的核心问题,成为众多学者的关注点。针对现有上市公司竞争力研究中分析对象多以年报中财务信息为主,忽略非财务信息的现象,本文尝试对上市
[目的/意义]挖掘不同名称数据之间的关联关系,将关于某一实体或主题的领域知识表现出来,这对实现不同层次、不同粒度的知识体系的解构和重构、提供满足多种需求的知识服务工
随着信息时代科研活动的蓬勃发展,科研人员在科研过程中所需的各种信息也变得越来越多,以往对科研人员信息的需求揭示只停留在表层需求而忽略了潜在需求。论文通过分词、词频统
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和区域经济中产业集群的发展,知识作为一种战略性资源将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知识扩散过程中,有效的知识扩散对于提升产业集群中整体的知识水平和竞争力非常重要。基于此,本文从知识扩散的基本理论出发,力图阐明知识扩散的基本内涵以及它与相关理论的区别和联系,提出基于不同知识类型的知识扩散途径。进一步在产业集群理论的基础上,研究知识在产业集群中扩散的基本规律,接着探讨实现产
伴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we2.0时代的到来,维基知识库已经成为继BBS、BLOG之后出现的又一种重要知识交流平台。作为一种全新的协同创作知识模式,维基知识库已在其发展过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