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有限元模拟的导电高聚物力-电性能研究

来源 :宁波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ncr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利用COMSOL有限元软件,建立复合材料的力学和电学以及力电耦合的二维有限元模型。通过仿真模型分析复合材料的应力松弛和应力-应变关系,并建立后处理云图,分析复合材料力学和电学性能变化。同时,实验研究了CB(炭黑)颗粒含量对PP(聚丙烯)基复合材料的弹性模量、硬度、蠕变和应力松弛的影响。通过仿真分析并结合实验从微观角度模拟材料宏观性能变化。首先利用纳米压痕仪对CB/PP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进行测定。测试了不同CB含量复合材料的弹性模量和硬度变化规律。实验结果表明CB的加入明显提高了复合材料的弹性模量,而硬度首先随着CB含量的增加缓慢增加,然后快速增加,后期则趋于水平或略有下降。根据实验数据求解出了复合材料的蠕变应力指数和蠕变特征松弛时间,结果表明随着CB含量的增加,复合材料的蠕变应力指数增大,蠕变特征松弛时间减小。其次,介绍了COMSOL软件的应用和有限元方法的基本概念。根据复合材料的粘弹性特性,确定了以广义麦克斯韦模型来表征CB/PP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SEM实验结果表明填料在基体中的分布均匀,随着填料含量的提高,粒子间距离减小。根据SEM观测结果以及复合材料中炭黑颗粒的尺寸以及分布情况建立了单胞和多胞的二维几何模型。利用万能试验机(MTS)测试了不同CB含量复合材料的应力松弛性能。根据实验结果建立CB/PP复合材料的应力松弛模型,并得到应力松弛曲线。通过实验与有限元仿真对比,证明了仿真模型的合理性。根据时温转换原理,仿真模拟温度对PP材料应力松弛的影响。建立PP材料的应力-应变模型,同时基于应力-应变模型建立了不同CB含量在不同应变条件下的复合材料单胞二维模型。分析了复合材料内部颗粒周围的应力分布情况,预测了材料内部界面的滑移错位和界面脱粘。最后建立了颗粒多胞规律分布和随机分布的二维模型,对比了两者的差异并分析了颗粒之间的相互影响。最后,建立静电-固体力学多物理场耦合有限元模型。通过对复合材料内部电流密度的分析发现,随炭黑含量增加,复合材料电阻率下降。根据电流密度变化预测了复合材料的逾渗阈值范围为8%-12%,和实验值相符。通过对复合材料内部电势、场强分布和极化现象的研究发现,由于CB的加入减小了颗粒之间的间距,将有利于颗粒之间的隧道电流的形成,同时,随着CB含量增加,复合材料的导电性能增加。通过对电场云图分析和对边界电场强度求解,发现随着应变增加,材料内部场强增加,颗粒间距减小,颗粒间电流增加。与实验数据进行了对比,证明了模型的合理性。
其他文献
在检验标准模型和发现新物理现象的研究中,其初态涉及强子的所有计算都需要输入部分子分布函数。使用高精度的部分子分布函数才能使这些计算的结果更加的准确,这就促进了理论物理和实验的发展。因此,缩小部分子分布函数误差成为近年来高能物理面临的一个重要挑战。部分子分布函数是在量子色动力学的框架下,对各种硬散射过程实验数据进行整体分析而确定的。但这种方法的缺点是其拟合过程是比较复杂并且非常耗时。最近,CTEQ-
由于声信号测量具有非接触测量和对早期故障敏感的特点,在机械诊断领域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同时时频分析—小波变换能分析非平稳信号的特征,故本文基于声阵列与小波变换开展了柴油机配气机构噪声的特征提取分析:通过阵列布置研究得到了适宜的声阵列间距、数目以及测量距离等数据,之后用声阵列传感器进行了数据的采集。然后将得到的阵列数据使用固定波束形成算法进行阵列信号的初步处理,用来提升声学信号信噪比低这一缺陷,并用信
锂离子电池在电动汽车领域日益广泛的应用对锂离子电池的能量密度和倍率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在现有工艺下如何提升锂离子电池的倍率性能是当下的热点话题。现有电极制造工艺对将电极做厚并实施辊压,以降低电极孔隙率,提高活性物质体积比,虽然可以提高电池的体积能量密度,然而电极在较高的放电倍率下的放电容量仍有较大损失。本文针对电极制备工艺对孔隙率分布,及其所导致的电极的倍率性能问题展开了系统研究,主要工作如
染色体Hi-C技术的提出与快速发展,让人们能精确的获取到染色体三维空间位置结构的信息,但是如何通过Hi-C数据来发现更多生物意义以及通过何种技术手段来解决更多生物信息难题,这是我们需要去关注和探索的生物信息技术问题。TAD是染色体上基因位点相互作用密集的区域,它包含了非常丰富的基因表达信息,并且边界处也蕴含了丰富的修饰蛋白信息以及转录因子等信息,但是TAD的识别和检测工作一直是一个极具有挑战性的难
水土保持工程措施是人类控制农田土壤侵蚀、涵养水源、提高土壤生产力的重要方式,但每种措施都有其局限性,措施配置不当不仅会造成资源浪费,甚至会加剧生态退化。而当前对农田的水土保持工程措施缺乏系统研究,其作用机制及生态效益尚未明晰。本论文以云南省有水土保持措施耕地为研究对象,分坡度对其粮食供给、固碳、固碳释氧、养分循环、生境支持、土壤保持等6种生态系统服务进行量化,揭示不同生态系统服务的空间分异特征,判
核电以环保、高效等优势在全球逐渐兴起,蒸汽发生器作为核电站内部的关键部件,其内部传热管是核电系统压力边界最薄弱环节,需定期进行涡流检测,但国内对涡流传感器推拔控制系统的研究技术薄弱,缺少自主创新。针对此现象,本文研究推拔控制系统机械机构方案并提出控制系统设计指标,对控制系统总体方案进行设计,分别对控制系统硬、软件进行设计,建立控制系统仿真模型并对控制器控制参数仿真分析,完成控制系统研制并进行试验分
福多司坦是一种低分子量的半胱氨酸衍生物祛痰药,具有药效强、适应症广、市场潜力大等优点,而且大量给药不会发生药物蓄积,对局部的黏蛋白无作用,胃肠道反应较少,是一类副作用相对较小的祛痰药物。适用于咳嗽、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症、尘肺病、肺气肿、非定型抗酸菌症等疾患的祛痰。近年来福多司坦被广泛应用于联合用药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阻塞性肺疾病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联合用药以及各种疾病进行祛痰抗炎症治疗。文献
太行山不仅是我国地势的第二第三级阶梯的分界也是很多物种的自然分界线和物种分化地,被列为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领域之一。河南太行山区是目前世界猕猴分布的最北限,也是地区特有物种的模式产地,具有独特的区位优势和极高的研究价值。本研究在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全国第二次野生陆生动物资源调查项目(太行山东坡南段-河南Eb01-2)资助下,根据调查工作方案,基于样线法、样点法及红外相机法对河南太行山区鸟兽多样性进行
2008年初,有团队在La(O1-xFx)FeAs体系中发现其最高超导转变温度为26K(x=0.11),这一发现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关注,随后一系列铁基超导体被发现。二元FeSe作为铁基超导体家族中结构最简单的成员,是所有铁基超导体共有的层结构单元,是四面体类PbO结构,超导相为β-FeSe,超导转变温度为8-9K。有趣的是,当用Te原子代替FeSe中的部分Fe原子时,超导转变温度可以提高到15 K。
土壤磷盈余而有效性较低是许多农田土壤面临的问题。为探索提高磷素有效性的途径,本文首先通过整合分析研究了低分子量有机酸对土壤磷组分的影响,并分析其促进磷有效性的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以石灰性褐土为研究对象,通过添加外源低分子量有机酸,测定土壤有效磷和各形态无机磷的动态变化,同时,通过盆栽试验,选用草酸,研究磷活化效果及对小白菜生长发育的影响,以此探讨低分子量有机酸在褐土中促进磷有效性的作用效果及机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