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龈癌和唇癌微血管密度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的意义

来源 :河北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anlang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该研究应用免疫组化技术研究牙龈和唇鳞状细胞癌中微血管密度(Microvessel Density,MVD)、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表达及其与牙龈和唇鳞状细胞癌区域淋巴结转移的关系.结论:(1)牙龈癌微血管密度高于正常牙龈组织微血管密度,唇癌微血管密度高于正常唇组织微血管密度.(2)血管内皮生长因子阳性反应位于肿瘤细胞胞浆,呈棕黄色颗粒状.牙龈癌和唇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均较其正常对照高表达.(3)牙龈癌微血管密度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有密切联系.通过检测肿瘤微血管密度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表达可以预测淋巴结转移发生的危险性.(4)唇癌微血管密度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无密切关系.(5)在牙龈癌和唇癌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表达与微血管密度有密切的联系,提示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可能是通过促进肿瘤的血管生成而对肿瘤发生作用.
其他文献
颞下颌关节紊乱病(Temporomandibular joint disorders,TMD)是一组以关节弹响、疼痛及功能障碍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症。其病因复杂,治疗困难,人们一直在探讨其致病机理、寻找有
PTEN(蛋白酪氨酸磷酸酶基因)是近年发现的抑癌基因.作为后p53时代突变率最高的抑癌基因,PTEN是通过调控PIP3/AKT信号通路抑制细胞周期进程及促进凋亡,从而抑制细胞生长.其在细
目的:  通过三维有限元的方法观察不同植入角度以及不同形态的两种种植固定桥受力时应力分布及位移情况。分析倾斜植入,采用角度基台进行修复的种植方案中,种植体形态以及植入
利用硬度测试、力学拉伸测试、疲劳测试和透射电镜分析(TEM)等方法研究了T6I6处理对Al-Si-Mg-Cu铸铝时效析出和疲劳行为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T6和T6I6峰时效阶段,Al-Si-Mg-
目的:1.利用快速上肢评价法,评价不同方法指导下弓丝弯制时的行为姿势。  2.通过固有感觉诱导理论(Pd理论)指导下进行正畸弓丝弯制,对操作者弯制指法及手法进行观察并量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