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形变模型的三维人脸识别

来源 :中山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inagood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脸识别是当前生物特征识别的热点之一,并且在信息安全、视频控制、视频跟踪、人机互换、执法司法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目前人脸识别主要集中在二维图像方面,但是由于受到光照、姿态、表情变化等因素的影响,其识别的准确度受到很大的限制。从二维识别发展到三维识别是一个必然的过程。目前为止,三维人脸识别还处于发展阶段。三维人脸模型具有比二维人脸图像更丰富的信息,而且三维识别还具有唯一性,利用三维人脸模型是解决目前人脸问题的有效方法之一。基于三维模型的人脸识别也正成为当前的研究热点。 本文主要研究基于三维形变模型的人脸识别问题。在对三维原型人脸数据预处理的基础上,建立原型人脸库;通过三维人脸数据建立参数模型,参数模型的建立涉及原型人脸数据的获取和对应关系的建立,模型匹配涉及光照模型、摄像机标定与数据优化问题;最后通过有效的识别算法完成识别。本文的主要工作有: 三维人脸数据的预处理方面,研究和分析了基于光流及其改进方法的对应算法对对原始数据进行了预处理,建立原型人脸数据库。 三维人脸重建方面,用一幅人脸图像重建其对应的三维人脸模型,对其重建过程,本文分为模型建立、形状投影和纹理影射三个部分。利用PCA求得模型基元,形状投影基于摄像机模型,将三维数据很好的与二维对应,而纹理影射,根据前面已经与形状信息有很好的配准关系,辅以一定的仿射变换,可获得好的影射效果。 三维人脸模型匹配方面,在模型匹配过程中,利用最大后验概率求目标函数。通过实验验证了优化效果。我们在对优化算法的重新推导过程中,得出了形变模型在映射后是非线性的结论,在许多文献里都假定它是线性的来做优化算法。这里根据形变模型映射后的非线性结果来做优化算法,提高了算法的准确性。最后提出了一种改进方法,并给出详细的步骤。三维人脸识别方面,对现有的识别算法做了深入的分析和比较,采用马氏距离作为模型匹配参数空间距离的度量,并根据最近邻近距离的三维人脸识别算法来分类。三维识别是一个复杂的问题,我们这里从实际出发,提出只利用形状系数来做人脸识别,并通过实验证明是可以的。最后提出了一些算法的改进思想及方法。
其他文献
随着机器人技术的发展,机器人已成为高科技应用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课题来源项目“航天可穿戴计算中人机交互关键技术研究”旨在研究空间机器人的可穿戴式人机交互方式,
射频识别RFID是自动识别技术的一种,通过无线射频方式进行非接触双向数据通信,对目标加以识别并获取相关数据。RFID技术无需人工干预,可工作于各种恶劣环境,且无源免接触,操作方便
面向服务的计算架构正成为目前的主流技术,工作流技术的发展与面向服务计算的技术相结合,促成了服务工作流的快速发展,代表了当前工作流的研究与发展方向。本文在分析国内外
自适应波束形成技术是阵列信号处理中需要普遍考虑的任务,凭借超强的空间分辨能力和抗干扰能力等优势,其在雷达,无线通信,声呐,声学,地理学,天文学,医药学等很多领域都有广泛
逆合成孔径雷达(ISAR)是一种高分辨成像雷达,能全天时、全天候、远距离提供高分辨率的雷达图像,在军用和民用的众多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逆合成孔径雷达是对非合作目标进
无线局域网(WLAN)技术发展迅速,但传输速度慢的缺点始终是阻碍WLAN进一步发展的瓶颈。其中MAC层开销过大是制约吞吐量提高的重要因素之一。实现更高的传输速率,取得更可靠的性
随着现代移动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移动通信业务对数据传输速率的要求越来越高。目前各种各样通信技术的研究,都是为了进一步提高移动通信系统的传输容量,使其不断逼近香农信
多输入多输出(MIMO)技术是第四及第五代移动通信系统的关键技术之一,通过在发送端或接收端架设多根天线,能够在时频维度之外开发空间维度,有效提高信息传输速率。通过调度若
随着多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多媒体形式的不断丰富,人们对于多媒体的应用有了越来越大的兴趣和越来越高的要求。人们已经不满足于在某些固定的场所享受视频和音乐带来的乐趣
20世纪90年代,宽带无线接入(BWA)技术迅速发展起来,但由于没有全球性的统一标准,相关市场一直没有繁荣扩大。无线城域网(WMAN)的推出是为了满足日益增长的宽带无线接入市场的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