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嘉兴地区松材线虫入侵对黑松林群落的影响

来源 :北京林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w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松材线虫(Bursaphelenchus xylophilus)是我国毁灭性的林业外来入侵生物之一。本文以浙江省嘉兴地区平湖市17块不同林型不同受害程度的黑松林为研究对象,分析了松材线虫入侵对植物群落多样性的影响;以及不同受害程度的黑松林对松材线虫入侵的影响,并从山地森林小环境入手,分析了不同环境条件下的黑松林群落抵御能力。通过研究,主要取得以下几个结果:1.从植物多样性角度来看,不同林型、不同受害程度的黑松林内的植物多样性差异显著,针阔混交林比黑松纯林多样性指数高;黑松林群落在受到松材线虫的入侵后,由于危害程度的不同,其植物多样性指数的变化也不同。群落中乔、灌、草三层的物种多样性指数的变化,是由松材线虫危害到乔木层的黑松,进而影响到乔木层的多样性指数。而灌木层、草本层的多样性指数的变化,是受到乔木层的变化,影响到灌木层和草本层的多样性指数变化。乔木层的多样性指数,随着危害程度的增加而增加;灌木层的多样性指数随着危害程度的增加而减小;草本层的多样性指数随危害程度的增加而增加。2.群落格局角度,对不同标准地种群空间分布格局进行小尺度(5m×5m)上的理论拟和和格局强度判定,聚集强度采用扩散系数、负二项指数、Cassie指标、丛生指标以及聚块性指标。结果表明:在5m×5m取样尺度上,基本上表现出随机分布。经过统计分析,聚集程度与危害程度之间没有明显的线性关系。3.从不同的黑松林型入手,研究了不同的黑松比例与危害程度之间的关系。松树和阔叶树混交方式不同,黑松林系统抵御能力不同。总体而言,松树比例越高,黑松林系统受害越低。相反,松树比例越小,黑松林系统抵御能力越低。4.环境因子主要通过影响温度,水分对松材线虫病的危害程度产生影响。温度,水分又影响到入侵种松材线虫及其传播媒介松墨天牛及松树,对其直接或间接的产生作用。在松材线虫危害的浙江设置临时标准地,采用统计学方法研究松材线虫的危害程度与海拔、坡向、坡度、风向坡等地形因素的关系。结果表明,在松材线虫发生的小区域内,松材线虫的危害程度随着海拔的升高而降低;坡向对松材线虫危害程度有显著影响(p<0.05),南坡与其它坡向具有显著性差异;随着坡度的升高危害程度升高;风向坡对松材线虫危害程度有显著影响(p<0.05),背风坡与其他坡有明显差异。
其他文献
随着电力电子技术的发展以及传统能源面临的环境破坏问题,各类清洁能源成为未来能源发展的重要方向。其中,风能由于技术成熟、转化效率高等优点成为研究的热点。目前,无论是在我国还是世界范围内,风电装机容量都日新月异,因此针对风电并网对电力系统带来的影响展开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风力发电以规模化、集中式接入电网的模式为主。随着并入电网的风电容量不断增加,对于风电系统的控制策略也有了极大改进,对于对称故障以
现行电气化铁路供电系统存在谐波、负序和无功等电能质量问题,牵引网电分相直接影响着机车重载运行。为解决以上问题提出了多种改善和解决方案,前期的无源对称补偿技术对一系列电能质量问题进行了改善,但想从根本上解决有一定难度,依然存在电分相,之后提出的基于SVG的同相供电方案能很好地解决上述问题,取消了变电所出口处电分相,但没有取消分区所处电分相。基于将牵引供电系统和公共电网实现隔离的想法,从根本上解决上述
2020年1月8日,由通信世界全媒体主办的“2020 ICT行业趋势年会”在北京举行,在会上,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工业互联网和物联网研究所副所长李海花重点介绍了工业互联网网络建设
期刊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新的一年开启新的希望,新的征程承载新的梦想! 1月8日晚间,由通信世界全媒体主办的“《通信世界》成立20周年庆典”盛大召开.来自中国通信企业协会、运营商、产业链合作伙伴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