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悫研究

来源 :西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manhua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萧悫,字仁祖,是南朝梁代皇族成员,因遭逢战乱由南入北,历经北齐、北周、隋。萧悫特殊的身份与复杂的人生履历,对促进南北文学的交流与融合以及北齐隋唐文学文化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但是,长期以来,学界对其研究仍然不够系统、深入。本文从萧悫的家世生平与交游、参与的学术活动与文学作品、诗赋创作的题材内容与艺术特色以及其诗歌专题研究四个方面展开论述。萧悫的祖父萧憺是梁武帝萧衍之弟,对梁朝的建立有定鼎之功。父亲萧晔与伯父萧暎同为萧纲的“东宫四友”成员。萧憺一脉家风守正谦和、重视子弟的文化教育;思想方面兼综儒释玄,极具包容性。萧悫的生卒年史无详载,综合考量其父萧晔的卒年、交游对象的生年以及其诗歌透露的行踪等信息,其于公元530年至540年之间出生的可能性最大,公元607年仍然在世,卒年不可详考。萧悫极有可能是在江陵陷落后流亡北齐。北齐国灭,随例移徙关中,之后追随杨广。萧悫流落北方以后,与庾信、邢邵、卢思道、颜之推、崔季舒等人交游往来。萧悫在待诏北齐文林馆期间,负责撰写大型类书《修文殿御览》的体例编排,并参与后主高纬组织的文学唱和活动。入隋之后又充当杨广的文学侍从。萧悫的作品亡佚严重,现存16首诗歌、1篇辞赋,其中部分作品的文体、写作时间以及作者归属等存在较大争议。通过详细考辨,认为《春赋》是“赋”,而非“诗”,并且除《春赋》是作于南朝梁以外,其16首诗歌皆是写于流寓北方之后。其中奉和“应教”“应令”类诗歌,是萧悫在杨广担任晋王或太子时应和而作。而《奉和悲秋应令》的作者应当是萧悫,并非庾信或王胄。萧悫作品的题材内容主要是岁时节令、随侍记游、宴饮唱和以及咏物等,其作品的艺术风格分为两个阶段。居于梁朝时,作品内涵浅显、体格纤弱;流寓北方以后,主要表现为南北交融、兴寄遥深等特点。萧悫于诗歌中频繁地书写“秋”季,在继承传统文学悲秋主题的同时,又进行了拓展与超越,形成了情感内涵多线交织、思想体悟蕴含哲理以及意境氛围灵动多姿的书写方式。其诗体特征总体表现为永明体向近体的过渡状态。萧悫“一生而三化”,梁朝覆灭之后被迫由南入北,流亡北齐,之后又历周入隋。身陷如此矛盾冲突的境遇,其在诗歌中流露出复杂的心态,既有羁旅他国而产生浓烈地乡关之思,也有为全身远祸而选择消极避世,更有人生后期思想境界升华后的逍遥任情。萧悫“工于诗咏”,其诗歌颇受时人与后世诗论家的关注,诸多点评褒贬不一,但总体来讲,褒扬大于贬抑,且时代越后评价越高。
其他文献
十八届六中全会以来,党中央提出“党内政治文化”这一新命题,其相关理论探索及建设路径探析成为学者们关注的热点问题。发展积极健康的党内政治文化不仅是净化党内政治生态的主要内容之一,也是中国共产党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重要着力点。在新时代这一历史起点上,加强党内政治文化研究,有助于为党内政治文化建设研究提供理论支持,以应对党内政治文化建设过程中面临的挑战,对未来党内政治文化发展方向提供参考。开展问题研究时,
不动产登记制度作为一种重要的登记制度,它规定了不动产物权如何在不动产交易中实现正确的权利变动。而不动产预告登记则在不动产登记制度中具有重要地位,预告登记制度的关键问题是它的效力问题,只有具备完整而明确的效力规范,才能充分发挥其保障不动产交易有序运行的功能。而这其中,最重要的便是亟需探讨不动产预告登记具有何种效力。综合国内外的立法和理论研究,一般认为不动产预告登记应具有权利保全、顺位保护、破产保护和
小产权房是基于特殊的土地制度产生的为我国独有的房产类型,对于小产权房买卖合同的效力,实践中存在不同的判决,学界也存在不同的看法。小产权房买卖合同的效力一方面存在司法裁判上的困境,其自身隐藏着众多社会纠纷因素,另一方面与当前的土地制度存在密切的联系,若处理不适当可能激化社会矛盾,造成群体广泛性纠纷。因此,如何对小产权房买卖合同的效力进行认定显得尤为重要,实践中一律认定合同无效的做法并不利于解决纠纷。
自2014年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法治国家的总目标后,国家的立法工作又迎来了新一轮的挑战。2015年《立法法》的修订将地方立法权的行使主体扩大至“设区的市”,但这次的地方立法权扩大是“有限的”,这意味着我国的地方立法权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后,迎来了地方立法权又一轮新的发展期。中央立法与地方立法之间是一体化下的多元面向还是多元化之下的一体抉择,一直是多年来困扰地方法制建设的问题关
正确设置和理解仲裁裁决撤销事由,关系到司法能否对仲裁进行合理监督。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以下简称“《仲裁法》”)第五章第五十八条对仲裁裁决撤销事由进行了具体的规定,该规定为司法权与仲裁权的边界划定了界线,也以司法监督的赋权为仲裁裁决的公正提供外部的保障。随着国内仲裁案件的快速增长,仲裁在实践中的新问题也不断显现。新问题的出现,不只对我国仲裁事业的发展和完善提供了契机,也同时暴露出我国现行《
限制自认作为当事人的诉讼行为,表现为在承认对方当事主张的案件事实的基础上提出附加限制条件,意图冲抵承认部分的法律效果,是不完全的、附加条件的自认。此种类型的当事人陈述能否构成真正意义上的完全自认,关键取决于承认事实基础上提出的附加限制条件的内容以及承认事实部分与限制条件之间的关系,限制条件内容上的差异可能会使法官对当事人的陈述产生不同认知,影响审判结果,所以关于附加限制条件以及限制自认能否构成完全
即墨古城位于山东省青岛市即墨区老城区内。2014年正式启动重建项目,于2016年底建成。即墨古城成为青岛市旅游的一个重要部分。即墨古城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发展即墨古城的文化旅游,需要开发文化旅游资源,而拥有丰富文化旅游资源的即墨,可以为文化旅游产品开发提供充足的原料。虽然即墨古城旅游景区已初具规模且正式运营超过3年,知名度也逐渐提高,但其在整个青岛地区乃至山东地区的知名度却并未达到预期的效果,游客
在财产流转过程中,担保法律制度是交易安全的重要保障,发挥着稳定交易、有效增信的作用。其中,不动产抵押以其价值相对稳定、市场认可度高、变现能力强等特性而成为日常债权担保中最为常见的形式。关于不动产抵押登记,从《民法典》第四分编担保物权第三百八十八条和第四百条中可看出,《民法典》延续了《物权法》和《担保法》中关于设立抵押权需以书面的形式订立抵押合同的相关规定。另在第四百零二条中规定,以相关不动产抵押的
交往伴随着人类的发展已有较长的历史,早在17世纪对交往思想的研究就已经初见端倪,而马克思交往思想正是在取先贤之精华和与时俱进的过程中不断得到补充,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日益相互依赖、紧密相连。全球市场飞速运转将各国连接到统一发展轨道上,国家之间贸易来往频繁,一国的发展间接或者直接影响到另一个国家。马克思交往思想的研究是将其交往思想置于唯物史观视阈之中,这对于全面地理解唯物史观、发现并解决现代交往存在的
自“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我国对沿线国家的直接投资额不断上升,2013至2019年间对沿线国家OFDI存量由720.15亿美元增长至17994.66亿美元,投资规模不断扩张。对沿线国家OFDI的不断增长对我国经济增长具有显著提升作用。当前我国经济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更加注重协调推进经济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我国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在于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水平的提升。因此,研究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