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L-17A、IL-17F在卵巢上皮性肿瘤组织中的表达及其微血管密度的关系

来源 :天津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livehh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1.检测IL-17A和IL-17F在卵巢上皮性肿瘤及正常卵巢组织中的表达。  2.分析IL-17A和IL-17F与卵巢上皮性肿瘤各种临床病理参数和肿瘤微血管生成的关系,并初步探讨其可能机制。  3.评估IL-17A和IL-17F对患者预后的影响。  方法:  1.收集76例恶性卵巢上皮性肿瘤、10例交界性卵巢上皮性肿瘤、10例良性卵巢上皮性肿瘤和10例宫颈癌手术中切除的正常卵巢组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观察IL-17A和IL-17F的表达和分布特征。  2.采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对血管内皮细胞标志物CD105进行染色,计数恶性卵巢上皮性肿瘤中微血管的生成,探讨其与IL-17A、IL-17F表达的相关性。  3.统计分析IL-17A、IL-17F表达与临床资料的关系,并对随访资料进行生存分析。  结果:  1.恶性卵巢上皮性肿瘤组织中IL-17A、IL-17F呈高表达,且IL-17A与CD105(CD105标记血管内皮细胞计数MVD)的表达呈正相关(r=0.326,P<0.05),IL-17F与CD105的表达呈负相关(r=-0.232,P<0.05)。  2.IL-17A、IL-17F在卵巢癌组织中的表达与组织学分级、有无远处转移和有无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P<0.05),而与患者年龄、肿瘤大小、病理分型、有无腹水无相关性(P>0.05)。  3.卵巢癌组织中,IL-17A表达阳性组MVD值(4.95±1.91)明显高于阴性组(3.71±1.87)(P<0.05),IL-17F表达阳性组MVD值(4.06±1.91)明显低于阴性组(5.22±2.23)(P<0.05)。  4.单因素生存分析显示,组织学分级Ⅲ~Ⅳ级组平均生存时间较Ⅰ~Ⅱ级组平均生成时间短(P<0.05);有远处转移组平均生存时间较无远处转移组平均生存时间短(P<0.05);有淋巴结转移组平均生存时间较无淋巴结转移组平均生存时间短(P<0.05); IL-17A高表达组平均生存时间较低表达组平均生存时间短(P<0.01);IL-17F高表达组平均生存时间较低表达组平均生存时间短(P<0.01)。多因素生存分析显示,IL-17A蛋白表达、IL-17F蛋白表达、组织学分级是影响恶性卵巢上皮肿瘤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P<0.05)。  结论:  1.IL-17A、IL-17F在卵巢上皮性肿瘤组织中的表达与肿瘤的恶性程度有关,肿瘤的恶性程度越高,IL-17A和IL-17F表达的阳性率越高。在卵巢上皮性肿瘤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可以作为临床判断卵巢上皮性肿瘤生物学行为有用的分子生物学指标。  2.IL-17A可发挥促卵巢癌微血管生成的作用,而IL-17F可发挥抑制微血管生成的作用,二者通过调节促血管生成和抗血管生成的平衡来促进肿瘤微血管的生成,且可作为预测卵巢上皮性肿瘤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其他文献
本实验从早期人胚胎的AGM区取材,体外培养并筛选出具有较强增殖能力的基质细胞克隆,并对其进行一系列的检测研究,以期进一步了解、研究人类AGM区来源基质细胞的特性,并为研究它们
目的:本研究目的在于采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检测S期激酶相关蛋白2、视网膜母细胞瘤易感基因蛋白(Rb)在正常宫颈鳞状上皮、CIN和子宫颈浸润性鳞癌中的表达及其影响细胞周期
该文参考Pei Z等的CJ外膜蛋白的甘氨酸提取方法,探讨分子筛纯化方案,在对CJ外膜蛋白的28KD-31KD分子纯化后,皮下注射免疫Balb/c小鼠,初步探索其免疫原性,旨在为深入研究CJ亚
经济报导是以经济事件为主题的新闻报导。无论东方还是西方,经济报导的基本体裁并无太大区别。但在其它方面,东西方国家,尤其是西方国家与我国的经济报导之间仍然存在相当大
目的:通过动物实验对蒙成药扎冲十三味丸进行亚急性毒性研究,探讨过量服用蒙成药及生药扎冲十三味时是否对机体产生毒性作用,从而为法医学者鉴别诊断蒙成药中毒案例提供实验研究
材料准备:空酸奶瓶2个、花朵(如石竹花)或茎叶类植物(如芹菜)、水、墨水或食用色素。  将水和墨水(或者色素)倒入瓶子中,将植物的茎浸入瓶子。12小时后,结果会令你大吃一惊。植物的茎已经显现出了墨水的颜色,而且瓶子里面的墨水已经变少了许多。  你也可以将植物同时染出两种不同的颜色。具体的操作方法是:在两个瓶子中盛入不同颜色(如红色、蓝色)的水。将植物的茎一分为二,分别插入两只瓶子中。结果你会看到: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