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北卧龙湖岩浆侵入区煤中微量元素赋存规律与应用研究

来源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pring20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岩浆侵入是煤矿开采中的主要灾害之一,正确识别岩浆岩的存在对煤矿安全生产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本论文在充分调研国内外相关文献及资料的基础上,采用地球化学、煤化学、煤田地质学、矿物岩石学等学科交叉理论,以淮北卧龙湖煤矿岩浆侵入区煤层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岩浆岩、煤岩混合带及系列变质程度不等的煤样进行样品,结合逐级化学提取实验对煤和岩样中19种元素的6种赋存状态进行了提取,利用XRF、ICP—OES、ICP—MS和AFS对样品常量和微量元素不同赋存状态含量以及总含量进行了测试;以及XRD和SEM对煤和岩样中的矿物和表面形态测定分析的基础上,深入研究了岩浆侵入作用影响下的煤中微量元素分布、赋存规律以及矿物特征,提出了微量元素的应用理论和技术体系。   通过以上综合分析和深入研究,得出了(1)不同变质程度煤或距离岩浆岩不同距离的煤中微量元素的分布、赋存规律,发现了微量元素与岩浆作用之间的物质交换作用;(2)提出了微量元素作为识别岩浆岩距离的理论方法和应用体系:①煤层中红柱石、电气石等典型的热变质成因矿物、煤层中方解石脉的增加、岩浆影响区域煤中的XRD图谱峰个数增多,峰宽度减小等特征作为识别岩浆岩热液影响的应用方法;②煤岩接触带的天然焦中灰分增高,微裂隙发育,绝大多数微量元素会在焦炭中富集,因此煤中微量元素含量出现异常富集也预示着该处煤层可能接近岩浆侵入边界;(3)发现了元素的各种赋存状态在煤岩接触带的天然焦中都会呈现出不同程度的富集。通过逐级提取实验,并结合地质资料显示的该煤矿中岩浆岩的基本性质,可以对确定煤层附近是否存在岩浆岩提供判断依据。如富含方解石等碳酸盐矿物的岩浆岩必然会导致侵入区煤中易与碳酸盐结合的元素的明显富集。
其他文献
在素质教育逐步普及的当下,整个社会对于美学教育回归的呼声越来越强烈.茶艺教学作为一门兼具生活气息和艺术美感的课程,在中职院校教学中普及和推广的需求越来越迫切了.为了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高中生物课程中,有着很多晦涩难懂的内容,所以教学并不容易,必须要采取更有效的教学方法,合作学习是当下最直接的教学策略,通过分组讨论的方式,来达到共同提高的效果.这是一
微课作为一种新颖的教学方法随着近几年的推广与应用,正逐渐得到广大教育人士的重视,并在实际的教学中运用.在本文中,将通过对英语教学与微课之间的内含联系分析,总结微课对
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经济发展所奉行的重要理论之一,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也由此开始深入人心,这是人们对于社会发展以及自身发展进行重新再认识的重要体现.由于教育与社会生活之
在岩溶区,地下水是生活和农业生产的重要资源,但是农业生产中使用化肥等造成的地下水氮污染十分普遍,因此如何减少岩溶地下水氮污染对于保证人民生活安定,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具
高等职业院校是专业人才的培训基地,为了实现人才培养的能效指标,需要将培养的现状与实际需求相吻合.因此需要对人才市场进行方向调控.在提升队伍整体素质的条件下,使专业技
在小学数学中,除法、分数和比的知识按先后顺序出现.它们之间虽然表现形式不同但内在联系十分紧密,可以试着通过知识的梳理归纳把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给学生讲明白讲清楚,使学
随着我国疫情逐渐转好,复工复产有序推进,经济的不断复苏.各高校应当针对目前国家、社会、不同年级的学生现状,持续开展灵活有效的创新创业教育,寻找疫情之下迸发出的新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