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竹制横吹乐器复制研究

来源 :陕西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bc320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主要围绕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中出土的竹制横吹乐器的长方形吹孔上方是否有“距”“翘”或“觜”一类的附加管装置这个问题展开研究。笔者结合出土实物的形制与各种文献史料中的相关记载,认为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中出土的竹制横吹的长方形孔应该是卯榫结构的插口,从与马王堆墓葬年代相近的墓葬中出土的竹管乐器来看,同时期的竹制横吹乐器的吹孔都是椭圆形,为何偏偏马王堆的吹孔处制作成长方形,笔者深感疑惑,因此猜测长方形的孔当不是真正的吹孔,其上方应插有管状的吹管,此吹管上的吹口才是真正的吹孔。为验证此猜想,笔者通过对出土实物的复制,进行对比实验,记录测音数据来寻求答案,进而探究马王堆三号汉墓中两支竹制横吹的名属问题。古代竹制横吹乐器因为竹子不易保存的物理特性,出土实物极少,后人学者若仅依据古代文献,对竹制横吹乐器的了解就会很粗浅片面。考古实物的出土弥补了文献史料记载不全无从考证其形制全貌的缺陷,为学者们研究古代乐器提供了实物的参考,更加直观可信。为探究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的竹管乐器究竟其器名是什么,笔者归纳了前人学者们对马王堆三号汉墓竹制横吹乐器器名的看法,以此为基础搜集到关于古代竹制横吹乐器的诸多相关记载,逐一进行了分析,从而提出了笔者对该乐器的器名意见,认为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的竹管乐器应是“篪”无疑,其“距”“翘”是利用我国古代制作家具惯用的卯榫结构安插于长方形孔上的吹奏装置,这就解释了为何这些竹管乐器的吹孔为长方形及其长方形孔周围削平的原因。又通过对搜集归纳的目前已出土的大约先秦至西汉前期时候的竹制横吹乐器形制的对比,发现这些乐器所处年代相近,虽出土地方不同,却有着很多相似之处,可以推测这些乐器是这一时期的同一种竹制横吹乐器。这些竹制横吹乐器均为椭圆形吹孔,它们的发音原理一样,因此笔者对竹制横吹乐器的发音等物理声学方面的原理以及吹孔形制对竹管发声音高等的影响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和分析解释,以此说明吹孔的形状、大小直接对乐器的吹奏起着决定性作用,合适的吹孔形制才能更加利于乐器发出动听的音色以及具有一定规律的音高。物理原理与文献史料以及壁画图像等的记载,在理论上为笔者的猜想给予了一定的支撑。最后笔者将自己的想法付诸实践,制作了马王堆汉墓出土的竹管乐器的复制品,对长方形吹孔本身的发音效果、安装附加管后的发音效果等进行了测音记录,通过切实的数据来说明长方形吹孔是否适合演奏乐曲,安装附加管后是否有改变,能够起到什么样的作用,从而验证笔者的猜想,得出最后的结论。
其他文献
建立改良的QuEChERS前处理方法,结合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快速筛查水产品中16 种激素残留。样品均质后经体积分数1%乙酸-乙腈提取,氯化钠和无水硫酸镁盐析,正己烷
建立技能大赛长效机制、形成完善的大赛备赛模式是高职院校决胜职教赛场、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的重要举措之一。本文从高等职业院校"三级"竞赛备赛模式的意义、"三级"竞赛备赛
磁州窑是北方最大的民窑,影响深远,其陶瓷装饰颇具特色,它在学习其他产区的装饰技法之外,将传统绘画和书法的笔意融入到陶瓷装饰中来。磁州窑陶瓷装饰主要是基于化妆土彩绘装饰的绘、刻、划、剔的装饰技法,它们相互组合叠加,产生了六十多种装饰技法,装饰内容丰富多样,装饰形式精炼自由,笔法豪迈洒脱,色彩黑白分明,从而形成了具有磁州窑特色的装饰艺术。然而近年来磁州窑受到国家环境保护政策的影响发展缓慢,市场上的磁州
在本科生党员人数骤减、研究生党员数量多但支部工作缺乏力度等形势下,高校党支部设置形式应积极创新。本文界定了师生纵向党支部的概念及设置方法;分析了师生纵向党支部打破
<正>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是一个重大的全球性健康问题。研究慢性乙型肝炎(CHB)的自然史,发现CHB发生自发性急性加重发生率高,有学者统计累积发病率每年10%30%[13]。近年数
目的研究X线、CT和MRI在早期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诊断中应用的价值。方法选取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早期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患者64例,所有患者均接受X线、CT和MRI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