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官僚的行为与官僚制的制度安排有着内在的逻辑关系,官僚的异化行为是由官僚组织的机制特征、机构特征、个体特征以及特定环境所决定的。本文认为当代我国基层税务人员是追求利益最大化的理性经济人,在科学的税收行政管理体制缺失的条件下,基层税务人员受自利性驱动行为发生异化,并进而分析指出基层税务人员行为异化的基本方式、主要成因和治理思路。本文第一章概括叙述了现代官僚制与后官僚制的基本理论。先集中介绍了理性官僚制在权力机制、组织结构和个体特征等方面具有的优越性和普适性,指出其内在的矛盾将会压抑人的积极性和创造精神,使人成为官僚制的附属物。接着从自利性的理性经济人的假设出发,简要介绍了官僚行为理论,指出追求利益最大化是官僚组织和官僚个体的基本行为动机,概述了官僚组织和个体的基本行为特征。然后围绕街头官僚自由裁量权的运用与控制,概括介绍了街头官僚理论的基本内容。最后,评述了新公共管理和新公共服务等后官僚制理论的代表性观点。本文第二章全面分析了当代中国基层税务人员所处体制的官僚制特征。首先,从权力运行机制、决策实现机制、信息沟通机制等角度,分析了基层税务机关运行机制的官僚制特征,指出税务机关的运行机制为基层税务人员行为异化提供了实现机会。其次,从权力控制的等级性、组织职能的相对独立性、存在形式的封闭性和组织目标的多样性与模糊性等角度,分析了基层税务机关组织结构的官僚制特征,指出税务机关的组织结构为基层税务人员行为异化预留了制度空间。最后,从自利性、有限理性、偏见、人格化和非人格化等角度,分析了基层税务人员个体的官僚制特征,指出自利性是基层税务人员行为异化的原始动力。本文第三章深入分析了当代中国基层税务人员行为异化的基本方式和主要成因。在明确行为异化的定义基础上,先逐一描述了当代基层税务人员行为异化的九种基本方式,即敷衍式、机械式、弃择式、观望式、附加式、替代式、逃避式、野蛮式和徇情式行为,并分析了九种基本方式之间的外在区别与内在联系。接着从利益层面、制度层面和环境层面分析了当代基层税务人员行为异化的基本成因,指出当前基层税务人员的行为异化是内因和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受税务人员个人利益驱动所致,与科学的行政管理体制缺失密切相关,是有中国特色税收行政管理体制环境下的产物。本文第四章在简要说明基层税务人员行为异化的危害之后,针对激励不足、信息歪曲、自由裁量权滥用等突出问题,提出基层税务人员行为异化治理的基本思路,即统一思想,提升素质;保障权益,激发动力;健全制度,规范行为;文化管理,优化环境,坚持激励与控管并举,通过一系列综合治理手段以达到标本兼治的良好成效。本文最后也指出我国基层税务人员行为的规范和治理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系统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