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壳式换热器传热性能研究及结构优化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icolewy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研究的板壳式换热器兼有板式换热器传热效率高和管壳式换热器承压性能好的优点,在石油化工行业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论文采用Fluent软件,以水为工作介质,分别对板壳式换热器的板程和壳程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研究了蜂窝板结构的板壳式换热器板程与壳程间流体的流动与传热。对于板程,探讨了蜂窝高度(H),蜂窝间距(L)、焊点直径(D)以及焊点排列方式对蜂窝板传热与阻力性能的影响,同时对比分析了4种不同类型的换热板片;对于壳程,研究折流板设置、折流板间距、板束放置形式、板束截面形式对壳程传热与阻力性能的影响,并通过与相关文献结果对比,验证了数值模拟的准确性。论文得出的结论如下:(1)对比分析4种不同类型的换热板片,蜂窝板综合性能最好,综合性能指标η比平板、直流道交错流波纹板以及鼓泡板分别平均提高了24.31%,40.48%,50.27%。(2)蜂窝焊点正三角形排列形式的蜂窝板传热系数比正菱形与正方形的分别平均提高了12.54%,16.15%,压降分别平均提高了48.57%,37.06%。综合性能方面,正菱形的比正三角形和正方形的平均提高了1.39%,5.27%。(3)H是影响传热性能、阻力性能和综合性能的最主要因素,L次之,D影响最不明显。H越大,D越小,L越大的结构参数搭配能获得较高的综合性能。在正交试验设计中的9种蜂窝板,蜂窝板3的综合性能最好。(4)利用Origin数据处理软件对蜂窝板传热与阻力性能关联式进行回归分析,得出板内介质为水,正三角形焊点排列方式下蜂窝板Nu和f关联式。(5)在板壳式换热器壳程内设置折流板对壳程传热系数以及压降的影响明显,而折流板间距的改变对其影响较小。竖直放置的板束形式,传热系数比水平放置的板束形式平均提高了4.31%,压降平均降低了27.16%,单位压降下的壳程传热系数平均提高了43.25%;圆形截面的板束形式比方形截面的板束形式壳程传热系数平均提高了37.57%,压降平均提高了18%,单位压降下的壳程传热系数平均提高了15.59%。
其他文献
为了更有效地组织教学过程、 提高教学效果,笔者研究了教学问题的内涵特点,构建设计教学问题的原则和策略,对BOPPPS模型和问题教学法的特点和关系以及BOPPPS模型与教学要素5W
通过分析甲基CpG结合蛋白2(methyl CpG binding protein 2, MeCP2)对山姜素作用下鼠巨噬细胞(RAW246.7)合成IL-6和TNF-α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揭示山姜素与MeCP2联合应用对于炎
目的:本课题通过观察补肾降浊汤对脾肾气虚、湿浊血瘀型慢性肾功能衰竭(氮质血症期)患者临床疗效的影响,进而对中药补肾降浊汤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疗效性及安全性进行客观的
在一般拓扑空间上引入一种新的链回归概念--拓扑链回归,给出它与动力系统中其它回归概念的关系,特别是与Conley链回归[1][2]的关系。
对于发动机冷却风扇,由于受到气场的耦合和高速旋转的作用,必然带来流体耦合压力与旋转预应力效应。为准确得到风扇的振动特性与应力分布,上面两个因素必须同时考虑。因实际工况
通过古籍记载和出土实物材料 ,初步探讨了商周服饰文化的发展历程 .从社会和文化等角度分析了商周服饰特点的形成原因 ,并研究了商周服饰的款式、纹式及材质特征
目的:通过观察麦粒灸治疗后肺癌小鼠瘤体体积、生存状态、生存率的情况和IL-6、S TAT3的水平变化情况,证明麦粒灸有降低肺癌小鼠血清IL-6水平的作用,进而抑制下游的STAT3持续
我国光伏行业近几年发展迅速,逐步形成自身完整的产业链,未来市场前景广阔,但其原材料生产以及太阳能电池组件加工过程被认为是“高污染、高能耗”,对其污染的治理应引起社会的高
在广州高密度老旧小区微改造工作的背景下,借鉴国内外高密度城市微绿地的研究与实践,通过资料收集和实地调研,总结出老旧小区步行道路绿地的主要类型包括无种植道路、单双边
<正>所谓"小金库",依据国办发[1995]29号文件规定,指的是单位违反国家财经法规及其他有关规定,侵占、截留国家和单位收入,未列入本单位财务会计部门账内或未纳入预算管理,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