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族本科学生汉语(L2)水平对英语(L3)学习效果的影响研究

来源 :天津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rykapnr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是一个由56个民族组成的多民族国家,除国家规定的通用语言汉语之外,许多少数民族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但由于历史和地理环境等因素的影响,长期处于偏远地区的少数民族群众,其教育水平一直落后于其他地区,在语言教学方面更是如此。少数民族地区的语言教育不仅水平相对落后,且情况十分复杂。以内蒙古地区为例,第一语言为蒙古语的蒙古族学生,其在校语言课程除作为母语和第一语言的蒙古语以外,还包括汉语课程和英语课程。笔者将着眼于该群体,对蒙古族本科学生的第二语言——汉语各方面能力水平及其对第三语言——英语学习效果的影响进行讨论和研究。  论文以第三语言习得理论、多语习得理论、跨语际影响理论、语言迁移理论、语言“输入假说”和“输出假说”、语言认知理论以及语言学习动机理论和相关领域国内外研究成果作为理论基础,旨在研究第一语言为蒙古语的蒙古族学生,其汉语各方面能力水平的差异,及汉语作为媒介语言,对第三语言英语学习的影响。首先,以赤峰学院外国语学院2012级民族班的蒙古族学生为研究对象,以国家汉办新汉语水平考试HSK(五级)样卷为汉语水平测试工具,收集测试中听力、阅读、写作各题成绩作为基本数据,并结合学生2012-2013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考试综合英语成绩数据,使用SPSS version16.0软件对汉语各项目水平做描述性统计,并对汉语和英语两方面数据进行相关性分析。其次,对受试学生做针对性谈话,以调查其语言学习动机和各种心理因素及社会因素对其汉语和英语学习的影响。最后,根据相关理论做讨论和分析,以期解决以下问题:(1)语言习得模式为蒙古语→汉语→英语的英语专业蒙古族本科生的汉语水平与英语成绩之间是否具有相关性?(2)此习得模式下的英语专业蒙古族本科生汉语的听力、阅读、写作各方面能力中,哪方面能力水平与英语成绩之间的相关性最强?(3)此习得模式下的英语专业蒙古族本科生的汉语各方面能力有何特点?  通过数据分析,论文初步得出如下结论:(1)语言习得模式为蒙古语→汉语→英语的英语专业蒙古族本科生的汉语水平与英语成绩之间具有相关性。(2)此习得模式下的英语专业蒙古族本科生汉语的听力、阅读、写作各方面能力中,写作方面的能力水平与英语成绩之间有显著相关性。(3)此习得模式下的英语专业蒙古族本科生的汉语各方面能力特点为:学生的听力、阅读能力差距很小或不显著;作为语言输出的写作方面能力差距较大,是学生汉语能力的主要差别。  由此可以推论,学生汉语水平越高,对其英语学习的积极影响就越大,汉语是学生的第二语言,且作为英语学习的媒介语言出现,因此学生的汉语和英语都具有特殊的中介语性特点。据此,笔者对于此背景下蒙古族学生的汉语和英语学习给出进一步的教学和语言习得的建议:语言教学方面,首先应更多注意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特点;其次,在提高英语教学水平的同时要加强汉语教学,并注重考查和改善学生的认知语言能力;语言习得方面,应注重改善学生二语和三语的语言习得环境和学习动机,促进其语言学习。
其他文献
顽童形象是儿童文学作品中最典型的形象之一,在顽童各种顽皮行为的具体表现中蕴含着顽童形象的独特内涵,他们是反传统的顽童形象,是对传统好孩子形象的颠覆,展现了儿童文学中的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