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语境、衔接与连续理论对大学英语阅读理解的研究

来源 :中国海洋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anlu041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全国大学英语等级考试是教育部主管的一项全国性的教学考试,目的在于对大学生的实际英语能力进行客观、准确的测量,为大学英语教学提供服务。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作为一项全国性的教学考试由“国家教育办高教司”主办,每年各举行两次。经过将近20年的发展与完善,大学英语等级考试已经引起了全国各高等院校及有关教育领导部门对大学英语教学的重视,调动了师生的积极性。同时,大学英语考试也得到了社会的承认,已成为各级人事部门录用大学生的标准之一。由此可见,大学英语等级考试对广大高校学生尤其是非英语专业学生的重要性。而阅读理解部分在整个大学英语等级测试中所占分值比例一直很高,尤其是2005年6月对考试内容和形式进行调整后,增加了快速阅读理解测试,整个阅读理解部分比例增加到35%。考试的成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阅读理解部分的成绩。国内对如何提高大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的研究可谓不少,但从事大学英语教学的教师大多只是沿袭传统的教学方法,即自下而上的方法,也有一部分教师采用自上而下或交际教学法,很少有教师能够将语篇分析理论运用到实际教学中,甚至有部分教师从未听说过语篇分析理论。通过浏览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历年来将衔接、连贯理论与英语阅读教学相结合进行研究的不少,但结合语境理论的却没有。   本文欲在分析大学英语等级考试阅读理解部分特点的基础上,引入语境、衔接和连贯理论,通过问卷调查,阅读测试,与他人合作实验教学,最后进行数据整理分析,得出结合语篇分析理论进行大学英语阅读理解的教学,会很明显的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与成绩。本文主要改变以往的主要研究衔接或连贯与阅读理解的关系,引入语境理论中的情景语境与文化语境理论,将语境理论与衔接、连贯理论相结合,通过语料分析,对比研究,最后证明本文所研究的方法更利于改进大学英语阅读理解的教与学。   论文第一部分通过分析国内大学英语教学现状及缺陷,提出实验假设,即将语篇分析理论中的衔接,连贯及语境理论应用于大学英语教学。然后通过文献综述引出本文将采用的理论基础,即衔接手段,连贯理论及情景语境与文化语境理论。论文第四章主要讲述该实验研究的方法论,包括实验假设,实验目的,主体及所采用的实验工具。论文第五章也是实验的主体部分,是对具体教学过程及相关数据的分析。通过理论与实验相结合,论文最后得出新的教学方法,即同时结合语境理论,衔接手段,连贯理论会更好的改善大学英语教学的状况。
其他文献
在传统的日语教育中,动词被单纯划分为自动词和他动词两类,而自从非宾格性和非作格性这一理论被介绍到日语中后,日语的自动词则被分为非宾格动词和非作格动词,两者的区别为动
本文试从认知语言学的视角对中英语言中的性别歧视现象进行新的解读。语言的性别歧视现象历来是语言学家,特别是社会语言学家研究的热点之一。语言的性别歧视是在语言表现上
作为二十世纪中国文坛的一朵奇葩,张爱玲(1920-1995)以其雅俗共赏、脍炙人口的作品在当代中国文学史上独树一帜,并不断在两岸三地甚至海外引发“张爱玲热”。事实上,深受中西
作为教学资料,英语报刊具有五点鲜明特色:内容新颖、语言现代、知识丰富、词语实用、趣味浓厚。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伴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英语报刊的教学价值被越来越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