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辽宁自古地属东北边陲,人烟稀少,交通闭塞,医学发展逊于中原。然明清以来,人口增长,关内关外往来频繁,经济文化日益繁荣,医学亦随之发展,医家时现,医籍渐出。至民国时期,医学又较前代有所进步,医籍逐增,其中不乏名流佳作。但迄今为止,尚无对于建国前辽宁医籍总体情况的考察研究。本研究旨在全面、系统考察建国前辽宁地区医家中医著述的数量、种类、存佚、版本、馆藏等情况,对所得数据进行综合分析,并对辽宁医籍的学术特色做初步研究。论文首次全面、系统地考察了建国前辽宁中医医籍的综合信息,有助于深入了解辽宁地区中医药学术发展的总体情况。其不仅可以填补该领域的研究空白,补充《中国分省医籍考》与《中国医籍通考》对于建国前辽宁医籍著录的不足,添补《中国中医古籍总目》对于现存辽宁医籍收载的遗漏,还可以丰富辽宁医学史料,为地方中医文献发展史研究提供素材,具有创新意义。本文系地方中医文献的考察研究,属中医文献目录学研究范畴。论文研究范围为:建国前辽宁地区医家所著述的中医医籍的总体情况。建国前指公元1949年以前;辽宁地区指现今辽宁省版图范围内;辽宁医家指凡属今辽宁省版图范围内历代史书、方志中记载的医家,以及历代自署籍贯在今辽宁省版图范围内的医家。中医医籍包括中医学各科著作及中法医学著作。“伪满时期”日本学者在辽宁地区的的中医著述,不在本文研究之列。本文首先利用万方数据、中国知网等网络平台搜索相关期刊学术论文,再通过《辽宁医学人物志》、《辽宁省卫生志》、《中国分省医籍考》、《中国医籍通考》、《中医人名辞典》、《中医人物词典》、《中医文献辞典》、《中国中医古籍总目》等工具书搜集辽宁医家、医籍相关资料。之后到中国国家图书馆、中国中医科学院图书馆、首都图书馆、北京中医药大学图书馆、辽宁省图书馆、辽宁中医药大学图书馆等处查阅相关古籍文献,了解现存辽宁医籍的馆藏情况。并访问辽宁当地知情学者、专家,获取相关讯息,走访辽宁地区私人藏书家,了解民间辽宁医籍的收藏情况。继而利用中国国家图书馆“数字方志”资源,查阅辽宁历代方志,从中辑取辽宁医家、医籍相关资料,再从相关目录书、史书等文史资料中,搜寻辽宁医籍的著录信息与相关医家的历史记载,将其辑录出来,依次编排,形成“辽宁分类医籍考”,在此基础上编制“辽宁医籍信息汇总表”,再根据所得数据制成各种统计图表,并对其进行综合分析研究。最后列举辽宁医籍的学术特色,并考证、辨别辽宁医籍存在的疑误问题。本文正文分为五大部分:第一部分为辽宁史地概况与医籍纵览。简要介绍辽宁的历史、地理概况,与建国前辽宁医籍发展的总体情况。第二部分为辽宁分类医籍考。将从史书、方志及相关目录书中辑录出来的辽宁医家历史记载与医籍著录信息汇总,按照书名、著者、史传、著录、提要、序跋、版本与馆藏、补遗、评议、说明、考辨等项依次编排,形成“辽宁分类医籍考。第三部分为辽宁医籍分类解题。根据重要程度及存佚情况,分类别为每一种辽宁医籍撰写详略适当的解题,包括作者、成书、内容、学术特色、版本、馆藏等情况。第四部分为辽宁医籍分析研究。首先依据“辽宁分类医籍考”编制“辽宁医籍信息汇总表”,再根据所得数据绘制各种“辽宁医籍分析图表”,并对其进行综合分析研究。之后列出《中国中医古籍总目》未收现存辽宁医籍名录。最后列举出辽宁医籍的学术特色,并对辽宁医籍存在的疑误问题进行考证、辨别。第五部分为论文结论。本文所得结论有以下三点:一、辽宁医籍的数量、类别、存佚等情况本文共考得辽宁医籍总计15类108种,分别为:医经类3种、医理藏象类6种、伤寒类8种、温病瘟疫类13种、诊法类6种、针灸经脉类2种、本草类6种、方书类13种、临证各科类23种、养生食疗类2种、医案医话医论类7种、法医类2种、综合类7种、丛书类5种、其他类5种。其中现存医籍57种,未见医籍33种、亡佚医籍18种。考得辽宁医籍总数108种,较之《中国分省医籍考》著录辽宁医籍46种多62种;较之《中国医籍通考》著录辽宁医籍27种多81种。现存57种辽宁医籍之中,清以前医籍3种、清代医籍22种、民国时期医籍32种,数量呈递增趋势。二、《中国中医古籍总目》未收现存辽宁医籍的数量与种类本文考得现存辽宁医籍共计57种,除2种法医类著作为《中国中医古籍总目》所不收外,较之《总目》收录辽宁医籍38种多17种,分别为:伤寒类1种、温病瘟疫4种、诊法类2种、本草类1种、方书类1种、临证各科类2种、医案类1种、综合类3种、丛书类1种、其他类1种。三、辽宁医籍学术特色概要辽宁医籍虽然产生年代较晚,总体数量不多,但门类齐全,分布均匀,其中不乏颇具特色、学术价值较高者,主要体现在伤寒、瘟病、本草、方书、内科专病等方面。如:清代奉天庆恕所著《伤寒十六证类方》以“六纲”证分类《伤寒》方;民国海城阎德润所著《伤寒论评释》以西医学说诠释《伤寒论》;清末盖平高愈明所著《毒疫问答》以发病症状配属脏腑经络辨治鼠疫:民国辽阳任作田所著《针灸医学纲要》提倡“八法”与“十术”;清代奉天孙冯翼与阳湖孙星衍同辑《神农本草经》援引诸子著作考证《本经》药物;清代奉天庆恕所著《本草类要》以六门二十七类分别药品;民国海城陈善华所辑《本草十三家注》汇集古代十三家《本草》注释精华;民国奉天汉药同业公会所编《汉药成方汇编》集辽沈医方之大成;民国奉天牟世珍所著《救劳辨误》中西汇通系统论治痨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