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江汉平原位于长江中游,是我国弱筋小麦主产区。由于发展新型种植模式等原因,导致该地区冬小麦播期有推迟趋势。由江苏里下河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培育的优质弱筋小麦品种扬麦13、扬麦15及扬麦22,在该地区推广种植,播期调整和氮肥用量等对品种的高产和弱筋品质的影响尚需研究。因此,论文以扬麦13、扬麦15及扬麦22为试验材料,以中强筋品种糯小麦为对照,研究播期和氮肥用量等栽培因子对弱筋品种的产量和弱筋性的影响,为在江汉平原进行优质弱筋小麦品种的高产保优栽培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撑。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播期对小麦全生育期有明显影响,早播全生育期延长。与播期10月30日相比,供试弱筋小麦与非弱筋小麦品种在早播15 d全生育期均延长12 d,晚播15、30 d全生育期均分别缩短12、19 d。2、播期对小麦株高、群体茎蘖动态及干物质积累等影响显著。(1)早播15 d株高增加,晚播株高降低,对于供试小麦品种,晚播30 d,糯小麦在抽穗期株高矮化程度最高,达28.8 cm;(2)早播15 d,供试弱筋小麦与非弱筋小麦品种在成熟期群体茎蘖数均上升,而茎蘖成穗率均下降,其中扬麦15的群体茎蘖数增值最大,达28.63×10~4/hm~2;晚播小麦成熟期群体茎蘖数呈下降趋势,茎蘖成穗率呈上升趋势,其中扬麦13在晚播15、30 d其群体茎蘖数均降低幅度最大,分别下降了40.79×10~4/hm~2和63.92×10~4/hm~2;(3)早播或晚播条件下,供试弱筋小麦与非弱筋小麦品种成熟期干物质积累量、干物质转运量、干物质转运效率及对籽粒产量的贡献率均呈下降趋势。3、播期对不同小麦品种产量构成因子的影响存在差异。(1)早播15 d对扬麦13、扬麦22及糯小麦有效穗数无显著影响,10月30日播种的扬麦15有效穗数较早播15 d显著增加6.68%,晚播4个供试品种的有效穗数均降低;(2)晚播供试弱筋小麦与非弱筋小麦品种的穗粒数及千粒重均显著下降,是引起产量下降的主要因子;(3)4个播期中,10月30日播种的产量最高,早播或晚播均不利于小麦高产,对产量降幅表现为晚播30 d>晚播15 d>早播15 d,扬麦22籽粒产量在品种间最高,适期播种、早播15 d、晚播15 d及晚播30 d,分别为8660.12、7605.69、6960.75、6038.75 kg/hm~2;(4)扬麦13最耐晚播,籽粒产量在品种间最高,达6196.59 kg/hm~2。4、播期对供试弱筋小麦与非弱筋小麦品种品质指标的影响规律一致。早播15d有利于小麦蛋白质含量、湿面筋含量、面筋指数及SDS沉淀值等弱筋品质的形成,晚播15、30 d对这些弱筋品质形成不利,播期对小麦吸水率、面团形成时间、蔗糖SRC、乳酸SRC及P/L值等影响不显著。在试验条件下,10月30日播种,在供试弱筋小麦品种间,仅扬麦22蛋白质含量及湿面筋含量达到国家弱筋标准(蛋白质含量≤11.5%,湿面筋含量≤22.0%),分别为10.69%和21.54%,早播15 d,扬麦13、扬麦15和扬麦22的蛋白质含量均达到国家弱筋标准,晚播15 d和30d,供试弱筋小麦品种蛋白质含量和湿面筋含量均超过国家弱筋标准。5、施氮量对小麦品种的株高、群体茎蘖数、干物质积累等均影响显著。(1)在一定施氮范围,增施氮肥,株高显著增高;(2)在一定施氮范围,增施氮肥,3个弱筋品种和糯小麦的群体茎蘖数显著增加,3个弱筋品种和糯小麦的茎蘖成穗率随施氮量增加先升后降。6、施氮量对小麦产量及产量构成因子形成均影响显著。(1)在一定施氮水平下,增施氮肥,小麦有效穗数及穗粒数显著增加,扬麦13、扬麦15及糯小麦千粒重在各施氮处理间无显著差异,扬麦22在不施氮条件下,千粒重仅36.57 g,显著低于施氮处理。(2)小麦籽粒产量与施氮量呈显著二次曲线关系,扬麦13、扬麦15及糯小麦最高产施氮水平分别236.35、201.05和205.41 kg/hm~2,产量预值分别为6578.26、7964.33、5848.99 kg/hm~2,在本试验施氮范围,扬麦22产量持续上升,未出现产量增幅拐点。(3)对于氮肥农学利用率,随着施氮量增加,扬麦13、扬麦15和糯小麦氮肥农学利用率显著降低,而扬麦22无显著变化;扬麦15在施氮量为90、150 kg/hm~2时,在供试品种间其氮肥农学利用率均最高,分别为32.04、30.42 kg/kg,扬麦22在施氮量为210 kg/hm~2时,在供试品种间其氮肥农学利用率最高,为21.46 kg/kg。7、施氮量对供试弱筋小麦与非弱筋小麦品种品质指标的影响规律存在差异。施氮量与弱筋小麦出粉率、蛋白质含量、湿面筋含量、SDS沉淀值、粉质仪参数、吹泡仪参数及溶剂保持力与氮肥施用量均呈正相关,其中蛋白质含量、湿面筋含量、SDS沉淀值、L值、蔗糖SRC及乳酸SRC在3个弱筋小麦品种中均达到显著水平(P<0.05),表明低氮有利于弱筋小麦弱筋品质形成;与弱筋小麦不同,糯小麦与施氮量的P值及P/L值呈负相关,施氮量与P/L值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弱筋小麦品种蛋白质含量及湿面筋含量与施氮水平间呈显著线性相关,对于供试弱筋小麦品种,扬麦13、扬麦15及扬麦22维持蛋白质含量弱筋标准施氮量临界值分别为111.07、187.96和208.87 kg/hm~2,维持湿面筋含量弱筋标准施氮量临界值分别为48.96、125.05和138.01 kg/hm~2,对应小麦籽粒产量临界值分别为4144.81、7305.82及6702.56 kg/hm~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