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薄型子宫内膜的实验研究

来源 :中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injorzh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一章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分离、培养及鉴定目的:建立一种简便稳定的体外分离、扩增及鉴定Sprague-Dawley(SD)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 BMSCs)的方法。方法:采用全骨髓细胞贴壁培养法体外分离、培养和扩增雄性SD大鼠的BMSCs,应用MTT方法检测其生长曲线,流式细胞仪检测BMSCs表面标记,向骨细胞、脂肪细胞定向诱导分化,对培养、纯化的BMSCs进行鉴定,并冻存和解冻BMSCs,观察生长状态。结果:全骨髓贴壁培养法获得的BMSCs可贴壁生长,原代细胞呈椭圆形,集落式生长,经过传代,细胞形态趋于一致,呈纤维细胞样生长。P1,P3,P5BMSCs生长曲线呈S型,生长迅速;细胞表面抗原CD90表达为阳性,CD34,CD45表达为阴性;在适宜的诱导条件下,BMSCs可成功分化为骨细胞、脂肪细胞;经过冻存复苏后的BMSCs生长特点与未冻存BMSCs无明显差异。结论:全骨髓贴壁法分离培养的BMSCs体外扩增能力强,纯度高,可用于进一步研究,是获得BMSCs的简便高效的方法。第二章SD大鼠薄型子宫内膜模型的建立和鉴定目的:建立并鉴定大鼠薄型子宫内膜模型,为临床开展干细胞移植提供实验基础。方法:1.220-280g未交配雌性SD大鼠12只随机分为两组。造模组用无水乙醇宫腔内注射约5min,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2.于术后三个动情周期,行HE染色观察子宫内膜组织形态变化,测量子宫内膜厚度,免疫组化检测子宫内膜细胞标志蛋白角蛋白、波形蛋白及子宫内膜容受性标志蛋白整合素γ3的表达情况。结果:1.造模组大鼠子宫内膜腺体稀疏,基质水肿,部分区域肉芽组织样增生,厚度明显薄于对照组(P<0.05)。2.子宫内膜细胞角蛋白,波形蛋白,子宫内膜容受性标志蛋白整合素p3表达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无水乙醇宫腔内注射可成功有效建立薄型子宫内膜薄型,建模成功率100%。第三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对薄型子宫内膜的作用及其机制目的:探讨BMSCs移植对薄型子宫内膜的治疗作用及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1.联合采用BrdU体外标记和大鼠性别决定基因Sry对移植细胞进行体内示踪。选择健康性成熟雌性SD大鼠72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正常大鼠不予任何处理,n=12),PBS对照组(模型鼠给予PBS移植,n=12),静脉早移植组(于建立模型6-8小时后经尾静脉移植BMSCs1×107/只,n=12),宫腔早移植组(于建立模型6-8小时后宫腔原位移植BMSCs1×107/只,n=12),静脉晚移植组(于建立模型12天后经尾静脉移植BMSCs1×107/只,n=12),宫腔晚移植组(于建立模型12天后宫腔原位移植BMSCs1×107/只,n=12)。于移植后12天处死大鼠并留子宫内膜组织标本。2.HE染色检测子宫内膜组织结构,测量子宫内膜厚度;免疫组化方法及免疫印迹法检测子宫内膜细胞标志蛋白角蛋白、波形蛋白和CD34的表达,以及子宫内膜容受性标志蛋白整合素αvβ3和LIF的表达。3.免疫组织化学法及免疫印迹法检测各组子宫内膜BrdU的表达,PCR技术检测子宫内膜Sry基因的表达情况;RT-PCR检测VEGFmRNA、bFGFmRNA、TNF-amRNA、IL-1βmRNA、IL-6mRNA的表达。结果:1.BMSCs移植后12天子宫内膜HE观察与PBS对照组相比,各细胞移植组的子宫内膜均不同程度增厚,腺体数目增多,基质均一,水肿程度减轻,但仍未达到正常对照组水平。2. BMSCs移植后12天子宫内膜厚度测量与PBS对照组相比,其余5组子宫内膜显著增厚,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宫腔早移植组,静脉晚移植组稍薄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静脉早移植组,宫腔晚移植组的子宫内膜显著薄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细胞移植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 BMSCs移植后12天子宫内膜角蛋白的表达免疫组化结果示:各细胞移植组角蛋白平均光密度值均显著大于PBS对照组(P<0.01),但小于正常对照组(P<0.05),各细胞移植组间的角蛋白平均光密度值无明显差异(P>0.05)。免疫印迹结果示:各细胞移植组角蛋白灰度值均大于PBS对照组(P<0.05),而小于正常对照组(P<0.05);灰度值在静脉早移植组、静脉晚移植组、宫腔早移植组,宫腔晚移植组依次升高,但组与组之间两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 BMSCs移植后12天子宫内膜波形蛋白的表达免疫组化结果示:各组波形蛋白平均光密度值均明显高于PBS对照组(P<0.05);四个细胞治疗组相比,静脉晚移植组小于其余三组(P<0.05),其余三组两两相比,差异无意义(P>0.05)。免疫印迹结果示:四个细胞移植组均明显高于PBS对照组,而显著小于正常对照组(P<0.05);灰度值在宫腔早移植组,静脉早移植组,宫腔晚移植组,静脉晚移植组依次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 BMSCs移植12后子宫内膜CD34的表达免疫组化结果示:各细胞移植组平均光密度值高于正常对照组,除静脉晚移植组与其比较无差异外,其余三组与之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与PBS对照组相比,宫腔晚移植组和静脉早移植组明显升高(P<0.05),而静脉晚移植组和宫腔早移植组平均光密度值降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印迹结果示:各细胞移植组灰度值高于正常对照组;其中宫腔晚移植组和静脉早移植组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和PBS对照组(P<0.05),同时也高于静脉晚移植组和宫腔早移植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 BMSCs移植后12天子宫内膜容受性标志物整合素avβ3的表达免疫组化结果示:PBS对照组平均光密度值最小,正常对照组最大,宫腔晚移植组稍高于PBS对照组(P>0.05),其余组均显著高于PBS对照组(P<0.05);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各组的平均光密度值显著降低(P<0.05)。宫腔晚移植组,宫腔早移植组,静脉早移植组依次升高,两两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5)。免疫印迹结果示:整合素αv+β3的灰度值在PBS对照组中最低,正常对照组最高;与PBS对照组相比,其余各组值均显著增高(P<0.05);细胞移植组的灰度值均小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四组细胞移植中,整合素αv在静脉晚移植,静脉早移植,宫腔晚移植组,宫腔早移植组依次降低,两两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整合素β3灰度值在静脉晚移植组,宫腔早移植组,宫腔晚移植组,静脉早移植组依次降低,其中后两者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其余各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7. BMSCs移植后12天子宫内膜容受性标志物LIF的表达免疫组化结果示:与PBS对照组相比,其余各组平均光密度值显著升高(P<0.05);各细胞移植组平均光密度均小于正常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四个细胞移植组之间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印迹结果示:LIF灰度值在正常对照组中最高,PBS对照组最低;灰度值在宫腔晚移植组,静脉晚移植组,宫腔早移植组,静脉早移植组依次降低,各组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8. BMSCs移植后12天子宫内膜BMSCs的示踪和定位Sry基因表达:提取各组子宫内膜组织细胞的总DNA,用PCR技术检测子宫内膜中Sry的表达,结果示在各组大鼠子宫内膜组织中均未检测到Sry基因的表达。BrdU的表达:BrdU在宫腔早移植组,静脉早移植组,宫腔晚移植组,静脉晚移植组依次增强,静脉晚移植组显著强于宫腔早移植组(P<0.05),而与静脉早移植组和宫腔晚移植组之间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PBS对照组和正常对照组大鼠子宫内膜组织中未能检测到BrdU染色阳性细胞。9.BMSCs移植后12天子宫内膜组织中VEGFmRNA、 bFGFmRNA、IL-1βmRNA、TNF-amRNA、IL-6mRNA的表达VEGFmRNA RT-PCR结果示:宫腔晚移植组表达最低,静脉晚移植组表达最高,其次为PBS对照组,静脉早移植组,正常对照组,宫腔早移植组,但组与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FGFmRNA RT-PCR结果示:bFGFmRNA在PBS对照组和静脉晚移植组表达相似,显著高于其他各组,其次为宫腔晚移植组,静脉早移植组,宫腔早移植组,正常对照组。静脉早移植组和宫腔早移植组表达无差异(P>0.05)。IL-1pmRNA RT-PCR结果示:正常对照组表达最低,PBS对照组表达最高,IL-1pmRNA在静脉早移植组和宫腔早移植组子宫内膜中表达低于晚移植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早移植或晚移植细胞组内,不同移植途径之间IL-1pmRNA的表达无明显差异(P>0.05)。TNF-amRNA RT-PCR结果示:TNF-amRNA在宫腔晚移植组,正常对照组,静脉晚移植组,PBS对照组,静脉早移植组,宫腔早移植组依次增强,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L-6mRNA RT-PCR结果示:正常对照组表达最低,PBS对照组其次,四个细胞移植组IL-6mRNA表达高于正常对照组和PBS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 BMSCs移植于薄型子宫内膜大鼠体内,在不同程度上可促进子宫内膜细胞再生,修复子宫内膜组织,改善子宫内膜容受性,提示BMSCs移植治疗薄型子宫内膜是可行的。2.经两个移植途径和两个移植时机移植BMSCs对薄型子宫内膜均有不同程度的治疗效果,还需进一步的研究来选择最佳移植途径和移植时机。3.子宫内膜组织中有BrdU阳性表达细胞,BMSCs移植后可迁移归巢到损伤局部组织,可能是治疗薄型子宫内膜的机制之一;4. BMSCs移植后大鼠子宫组织中生长因子VEGFmRNA bFGFmRNA及抑炎因子IL-6mRNA表达上调,而促炎因子TNF-amRNA、IL-1βmRNA的表达下调,提示移植入体内的BMSCs可能通过自身分化或旁分泌或免疫调节机制促进薄型子宫内膜的修复。
其他文献
我国中等职业学校教育改革取得了巨大成效,促进了经济社会的发展,尤其是促进了城市化、工业化进程。但是,当前职普比的下滑,以及对中等职业教育办学必要性的质疑的不断加剧,
在25±0.1℃,I=0.1mol·L-1KNO3条件下,应用pH法测定了甲酰基甲酸缩氨基硫脲(A配体,缩写H2FFTSC),甘氨酰甘氨酸(B配体,缩写HGG)的质子化常数,它们与锰(Ⅱ)、钴(Ⅱ)、镍(Ⅱ)、铜(Ⅱ)和锌(Ⅱ)的二元配合物以及过渡金属(Ⅱ)-甲酰基甲酸缩氨
<正>月光之下的中国文学,呈现出的是一种对人类自身的深切的人文关怀,如美好的月光,如母亲的爱抚。春天,江水,花林,月光,良夜,这些直白简洁而具有强烈抒情意象的词语,在一首
社会秩序可以被区分为“自控型秩序”和“受控型秩序”。“自控型秩序”发端于一小撮个体之间缔结的初始契约,然后以这个初始契约为起点自然扩展为被众人遵守的普遍规则,因此
目的:探讨冻融胚胎移植周期决定移植日与移植当日,子宫内膜的厚度变化及形态转化与妊娠结局的关系,评价阴道超声下子宫内膜形态变化与否能否用于预测临床妊娠。方法:回顾性分
为了解决因缺少大量故障数据样本而制约机械故障智能诊断发展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支持向量机的故障诊断模型。该模型建立在VC维理论和结构风险最小原理基础上,根据有限的样
本文对2014年厦门市中考英语试卷进行了归纳和分析,认为该套试卷稳中求新、稳中求变,但全卷难度相较2013年有所增加。试卷具有四个特点:内容的全面性、语篇的时代性、设题的
概述了我国古今中药内的生物制药工程中唯一的固体发酵生产真菌药物的情况,以神曲、猴头菌及槐耳菌质等为代表说明由"制曲工艺"、"固体培养"到固体发酵的理念与工艺的变化与
采用传统分析仪器测定汞元素,需要对样品进行化学消解,存在操作繁杂、效率低以及易交叉污染等问题。故建立了电热蒸发-直接进样-HGA-100测汞仪测定土壤以及沉积物中汞的方法,
如厕是幼儿园一日活动中重要的生活环节,它能反映孩子最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和卫生习惯。如厕能力的培养是幼儿园生活教育的一项内容,而生活教育是幼儿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