氮素粒肥对水稻灌浆前期高温胁迫的缓解效应及其生理机制

被引量 : 4次 | 上传用户:meng0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水稻灌浆期是对高温较为敏感的阶段之一,在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水稻灌浆期内高温天气频繁发生,对水稻生产带来了严重威胁。研究高温胁迫对水稻生长的影响和伤害机理,提出相应的缓解技术,对减轻水稻高温伤害具有重要意义。关于水稻遭受高温胁迫的应对措施,除选育耐热品种外,合理的栽培措施也是一种重要途径。氮肥管理是最重要的栽培措施之一,氮肥的后移对减轻水稻高温伤害尤为显著。本研究以江苏省主栽水稻品种武运粳24号和宁粳3号为材料,采用盆栽试验方法,于花后在高温胁迫条件下设置低氮(每盆Og纯氮)、中氮(每盆0.8g纯氮)
其他文献
马铃薯是世界四大作物之一,在世界的食品安全体系中具有重要的作用。马铃薯青枯病(Ralstonia solanacearum)叫是马铃薯生产上的重要病害,目前仍没有行之有效的化学药剂防治办法
2006年~2008年,在山东农业大学农学实验站,以冬小麦、夏大豆两种不同类型作物为供试材料,在相同种植密度条件下,通过调整作物的行株距,设置不同的种群分布类型,探讨了种群分布影响水分利用的状况及其在生产中的价值。试验在大田条件下进行,夏大豆在3.09×105株/hm2密度下,设置5个处理,即行距×株距分别为18cm×18cm(A),27cm×12cm(B),36cm×9cm(C),45cm×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