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进入新世纪以来,农业机械化不仅关系到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发展进程,更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小康社会的建设,关系到国家经济实力的增强社会经济的发展。可见,农业机械已经成为我国农业生产的基础性因素。伴随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农村劳动力数量和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也为农业机械化的发展提出了全新的理念和要求,使农业机械化成为农业生产方式转变和农村社会经济发展迫切需求。此外,农业机械化的飞速发展对于我国农业产业结构和生产方式的调整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鉴于此,如何推动农业机械化快速健康的发展,缩小城乡差距,提升江西农业生产水平和生产效率,推动江西从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转变,已经成为摆在我们面前亟待解决的战略性问题。本文从江西省农业机械化生产的基本背景出发,首先,对江西省农业机械化发展的现状、环境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阐述,通过统计数据表明,当前江西省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动力较强,农业机械数量呈现出不断增长的态势,农业机械结构不断优化升级,农业机械的作业水平和服务水平不断提升,制约农业机械化发展的薄弱环节和瓶颈均取得一定的突破和改善。但是,从目前形势来看,江西依然属于农业大省的水平,没有真正迈入农业强省的行列,江西省的农业机械发展水平依然处于中级阶段,农业机械化总体水平还相对偏低,且结构性矛盾极为突出,农业机械化在农业生产的各环节还存在较大的差异性,农业机械化发展的政策法规还不够完善。其次,江西省多山地丘陵的地形对农业机械化和产业化经营的制约作用较为明显。虽然近年来国家加大了对购买农机补贴的政策力度,但是对于农机投入的财政支持力度十分有限,且对于农业机械研发的投入经费严重不足,导致了江西省对于农业机械的需求大多依赖省外输入,对本省农业机械生产极为不利。再次,对江西省农业机械的发展趋势进行了量化的分析,并提出了江西农业机械发展战略的原则和指导思想,针对江西省农业机械化发展战略的特点提出了一系列推动江西省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对策建议。本文认为,要实现农业机械化高水平的发展,必须制定一个层次鲜明、进程明晰的系统性战略目标,并以该目标为依据有步骤、有计划的推进农业机械化发展。鉴于此,农业机械化战略的制定还必须坚持动态性原则,依据实践过程中的各项变化适时进行调整,确保农业机械化战略能够适应新形势,真正实现农业机械化的和谐发展和持续繁荣。通过全文研究还得出结论,当前江西省农业机械化发展水平呈现出区域的不平衡性,且各农业生产的农业机械化呈现出不平衡性。尤其是江西省农业生产受制于山地丘陵地形的限制,导致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必须因地制宜,因时制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