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GH4133A合金是一种合金化程度很高,塑性较差,在航空航天上有着重要用途的高温合金,研究多火次、小变形对晶粒大小和拉伸性能的影响规律对于成形该合金锻件有着重大意义。 本文分别进行10%、30%两个变形量三火次常规锻造、1080℃和1160℃热模锻造实验,讨论了工艺、组织和性能三者的关系,取得了一些多火次锻造工艺参数对晶粒尺寸和性能的影响规律,获得了有价值的工艺参数,为以后制定GH4133A合金多火次常规锻造或者热模/等温锻造工艺提供了实验依据。实验结果表明: 1.以1160℃为始锻温度和10%变形量进行常规锻造,晶粒尺寸随着火次的增加而减小,但比原坯料晶粒有所变粗,尤其头火。而以1160℃为始锻温度和30%变形量进行常规锻造,晶粒尺寸随火次增加明显减小,并均小于原坯料的晶粒组织。但是火次、变形量对室温拉伸,高温(700℃)拉伸性能影响不大,都和原始毛坯性能相当,远高于标准要求。 2.在较低的锻造温度(1080℃),以10%变形量进行热模(模具温度950℃)锻造,晶粒尺寸随火次增加而明显减小,而以30%变形量进行热模锻造,晶粒尺寸随着火次变化规律为先减小,后增大,二火,也即累计变形60%时效果最显著;在较高的锻造温度(1160℃),以10%变形量进行热模锻造,晶粒尺寸随着火次增加而逐步减小;当以30%变形量热模锻造时,晶粒变化规律如同1080℃、30%变形的热模锻造一样,也是先减小后增大,只是幅度较大,而晶粒细化效果较差。 3.1080℃、1160℃热模锻造,各火次、变形量对700℃高温拉伸性能、室温拉伸性能无影响,但1080℃热模锻试样700℃高温拉伸性能有所下降。 4.常规锻造10%小变形时,变形方式以孪晶为主,而在热模条件下,孪晶变形需更大变形量条件下发生,并随始锻温度提高发生孪晶所需变形量增加。